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青铜器

青铜觚

  • 发布时间:2018-10-26 14:30:53,加入时间:2018年07月19日(距今2144天)
  • 地址:中国»江苏»苏州:中华园西路99号新江商务大厦
  • 公司:江苏鉴宝斋拍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李先生,手机:18621868113 微信:L_H_J_GW 电话:0512-57781770 QQ:522725788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gū]

这句话什么意思?直白的译过来就是,“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

看到这里有人应该会更蒙圈了,觚是啥?孔子

首先,孔子哀叹得这个“觚”是一种青铜酒器。盛行于商、西周。《论衡·语增》:“文王饮酒千钟,孔子百觚。”同时也说明在商、周时,只有有身份有地位得人才能用觚,表明

现今考古界所通称之觚,乃沿用宋人所订之旧名,是否即为古籍中的觚,已无从考证,因为商周之觚铭中皆无自名。

而到了春秋时期,觚的造型发生了很大变化,与商、西周不同。孔子因此感叹道:“觚不觚,觚哉!觚哉!”因为我们都知道,孔子是很推崇礼教的,甚至到了顽固的地步,比如那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虽然对这句的解读有很多,但不难看出,孔子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有点差,尤其是关乎礼教的。

回到觚本身。圈足、敞口、长身、细腰,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口部和底部都呈现为喇叭状。考工记》:梓人为饮器,勺一升,爵二升,觚三升。而《韩诗》云:二升曰觚。我更倾向前者。

《红楼梦》里亦有“左边几上文王鼎箸香盒,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的话语,所谓“美人觚”,应该就是“花觚”,因其细腰的造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美人的细腰。

清康熙乾隆时期还有很多不同材质的觚,乾隆好仿古,便命人仿造古制,制作了很多物件。

那个时期的觚虽不及青铜制的觚古朴,但也别有一番风情。

在孔子之前,以礼乐为核心的文化符号体系就已存在,只是由于缺少伦理价值观念的支撑,使得这一体系十分松散、很不牢固。

而儒家的所谓”建构”,就是要以“仁学”的价值观念来支撑“礼乐”的符号体系,以克服“礼崩乐坏”的局面。针对当时文化符号体系混乱的现状,所以孔子曾发出“觚不觚,觚哉!觚哉!”的慨叹。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