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发糕有了长足的进步,因制作精美,又音谐“福高”,象征吉利,遂成节日佳品。花色品种多样,红糖糕、洋糖糕、青糕、桂花糕、核桃糕、红枣糕、大栗糕、焙糕。发糕业开始走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在选料加工上也日臻完善。有用糯米搭配粳籼米,按比例加猪油、白糖、酒酵的。有用几种籼米的,有用玉米小米杂粮的。
现在人们崇尚健康,返璞归真,发糕的种类更是层出不穷。有橙色的果珍发糕、香橙发糕;褐色的巧克力发糕、可可发糕;紫色的香芋发糕、紫薯发糕;红色的红曲发糕、红米发糕、红枣发糕;黃色的桂花发糕、玉米发糕、荞麦发糕、小米发糕、豆渣发糕、黄金瓜发糕、南瓜发糕;白色的面发糕,大米发糕、棉花发糕;黑色的黑米发糕,黑豆发糕;晶莹剔透的糯米发糕、水晶发糕;还有小巧玲珑的杯子发糕。如果把黄河流域面食文化比喻为一种擀面杖文化的话,那么长江流域以米食为主的饮食文化,就是一种石磨文化,而这米发糕便是石磨文化的千年积淀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