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寻宝》栏目是以“弘扬传统文化 帮古董艺术品说出自己价值”为宗旨的一档大型综艺收藏艺术类节目。采用风雅幽默、娱乐互动的形式为您呈上艺术收藏盛宴。采取宝物海选、编排、拍摄、投放“直播”、联线交易等领先运作模式,形成独具特色,联合营销推广文化的概念,旨在突破宝物和持宝人与收藏品投资人士零距离之优势,从而打造一个公正、公信、有权威的对话艺术收藏乐园。
另外谈一下,至于在《古玩指南》第三节[宣炉之]中谈道,最早宣炉的人如吴邦佐等人,因「宣炉停铸之后」而「自行铸冶」等事。
而「自行铸冶」我认为:其他人有可能!吴先生等人在宣德年间就自行铸冶,就当时的制度与现状来说,这是不可能的事!为什么?铸炉此事在当时均称为[秘法],民间也只能看到其炉的外表,而炉料是如何配制的及各种工艺的制法,均是在非常严密的状态下进行的,不可能外传,更不可能让一个非常了解制炉的官员在宣德皇眼皮底下公开地真宣,如果说在宣德以后这些早期参与制炉的人还健在的话,是有可能的!
另外落款假如为[琴书侣]的[印款]炉,当然是吴先生的作品,但我认为可能也不是在宣德年间铸制的。由于他的名气大,导致冒充他落款字样的人多,是可以理解的。
关于宣炉「停铸」这个事,我想是可能的,如按[宣德三年]以后就不再铸炉了,则就不大可能了。就算皇家够用了也是暂时的,宣炉真要停铸,也应是宣德晚年的事,宣德中年就停铸宣炉?这不太正常吧!
注:(在宣德年间民间是否也有制炉,其风格与真宣是否相仿,如有,因档次、形制有别,而不能并论,属另一题,在此不议。在这里只说用于皇家的及皇上用于颁赐的如:颁赐给嫔妃、王府、显贵、官臣及各个郊坛、名山、庙、寺等用的炉。)
以上是赵老的看法:宣德铸炉,陆续用了3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