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仔饭,顾名思义,就是用小煲仔煮的饭,大概是广东特有的吧。广州有许多卖煲仔饭的小店,一般是开在路边,一排灶头上摆满冒着热气的煲仔,一个师傅手持竹筷来回巡视,好象围棋中的车轮战。这样的排档一般都是专卖,另外还会送例汤。广州街上较多的"粥粉面"店,其次是甜品店,再有可能是煲仔饭小店了。虽然独沽一味,但品种也可以有几十种之多,好吃而且不贵。
煲仔饭的用料灵活多样,可因时、因地而异,要把煲仔饭制作得好,要讲究火候,因为米的产地不同,新旧程度不一样,吸水量也有别。各种肉类的受热预热程度不一样。要把这些材料放在同一锅里煮,熟而不生不焦,达到较大限度保存营养成分和原味,就要识别各种用料的质地,严格掌握火候,做到火候恰到好处。
好吃的煲仔饭有两个不容忽视的特征,一是跟煲上桌的调味汁,揭开盖子浇在饭上,有嗞嗞的响声,此为画龙点睛之笔,看上去黑又亮,全看调汁师傅的手艺了;另一处是晶莹剔透的丝苗米被光滑的煲底烧出的一层金黄的锅巴,与普通锅巴不同的是不但脆而且滋味深长,实为一煲之精华,这不但取决于火候,还视乎煲仔本身的品质,好的煲仔里面是有一层光亮的釉底,如果布满砂眼则万万不行――还有,洗碗工也不能马虎,要用钢丝刷把上一锅的残留刷得一干二净才成。
煲仔饭的传统品种主要有豆豉排骨饭、腊味饭、滑鸡饭、黄鳝饭、田鸡饭、咸鱼香肉饭等,正宗的要用丝苗香米,取其坚实细密晶莹,口感好、滋味浓又易被汤汁浸烂。一般而言,生米生菜一锅煮就,以豆豉排骨饭为例,洗米上锅,煮六七成熟时揭开盖子,加入调好味汁的生排骨,沿煲边淋入酱汁香油,微火焖至饭收水,起锅巴。起盖后加入香葱,铺上青绿油菜,如果是黄鳝或田鸡时间可短一些,若是牛肉还要再长一点,要注意的是饭菜要兼顾,这就是火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