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名玉,是指新疆的“和田玉”、河南南阳的“独山玉”、陕西西安的“蓝田玉”、及辽宁岫岩的“岫玉”。和田玉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油脂光泽,硬度在5.5度至6.5度之间。独山玉又称"南阳玉"或"河南玉",产于南阳市城区北边的独山。也有简称为“独玉”的。蓝田玉,是中国开发利用最早的玉种之一,迄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即被开采利用。岫玉产于中国辽宁省岫岩,岫岩县是一个山清水秀、物产丰富、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经过千万年的自然演化,凝聚了千万年的日月山川之精华,从而蕴育产生了闻名于世的国宝珍品——岫岩玉。
===============================================================================
近期成交价格(仅供参考)
(一) 和田玉—展览展销成交纪录:
(二) 秦 和田玉雕刻皇帝出巡 成交价:: 1344万 拍卖日期
(三) 明 和田玉观音像套件 成交价万 拍卖日期
(四) 秦 和田玉雕刻皇帝上朝 成交价万 拍卖日期
(五) 王平 和田玉观音摆件 成交价::770万 拍卖日期
(六) 汉 和田玉雕刻镂空九层宝 成交价万 拍卖日期
(七) 陈冠军 和田玉籽料耕读传 成交价::563.5万 拍卖日期
(八) 汉 和田玉双耳活环盖炉 成交价::495万 拍卖日期
(九) 和田玉籽料观音插牌 成交价::425.6万 拍卖日期
(十) 和田玉十二牌压箱 成交价::425.6万 拍卖日期
(十一) 花件雕形和田玉摆件 成交价::418万 拍卖日期
(十二) 吴德升 和田玉籽料双娇摆 成交价::402.5万 拍卖日期
(十三) 和田玉籽料鹤望把件 成交价::402.5万 拍卖日期
====================================================================================
(十一)1.白玉:含透闪石95%以上,颜色洁白,质地纯净、细腻、光泽滋润,为和田玉中的优质品种。在汉代、宋代、清代几个制玉繁荣期,都极重视选材,优质白玉往往被精雕细刻为"重器"。
(十二)2.羊脂白玉:白玉中的上品,质地纯洁细腻含透闪石达99%,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泽。同等重量的玉材,其经济价值几倍于白玉。汉代、宋代和清乾隆时期极其推崇羊脂白玉。
(十三)3.青白玉:质地与白玉无显著差别,仅玉色白中泛淡淡的青绿色,为和田玉中三级玉材,经济价值略次于白玉。
(十四)4.青玉:色呈淡青、青绿、灰白的均称青玉,其颜色匀净、质地细腻,含透闪石89%、阳起石6%,呈油脂状光泽,储量丰富,是历代制玉采集或开采的主要品种。
(十五)5.黄玉:基质为白玉,因长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铁渗滤在缝隙中形成黄色调。根据色度变化定名为:密蜡黄、栗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等。色度浓重的密蜡黄、栗色黄极罕见,其经济价值可抵羊脂白玉。在清代,由于黄玉为"皇"谐音,又极稀少,一度经济价值超过羊脂白玉。
(十六)6.糖玉:氧化铁渗入透闪石形成深浅不同的红色皮壳,深红色称"糖玉"、"虎皮玉",白色略带粉红的称"粉玉"。糖玉常与白玉或素玉构成双色玉料,可制作"俏色玉器"。以糖玉皮壳籽料掏腔制成鼻烟壶,称"金裹银"宜能增值。
(十七)7.墨玉:透闪石中夹石墨、磁铁成分即呈黑色。墨玉多为灰白或灰墨色玉中夹黑色斑纹,依形命名为"乌云片、淡墨光、金貂须、美人鬓等。黑色斑浓重密集的称纯漆墨,价值高于其它墨玉品种。墨玉呈蜡状光泽,因颜色不均不宜雕琢纹饰,多用以制成镶嵌金银丝的器皿。
(十八)8.碧玉:产于准噶尔玉矿,又称天山碧玉。呈灰绿、深绿、墨绿色,以颜色纯正的墨绿色为上品。夹有黑斑、黑点或玉筋的质量差一档。碧玉含透闪石85%以上,质地细腻,半透明,呈油脂光泽,为中档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