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自由,学生才自由?广州师德皓大是真的还是假的?

  • 发布时间:2019-01-11 11:24:10,加入时间:2018年11月05日(距今2376天)
  • 地址:中国»广东»广州:广州天河石牌桥
  • 公司:广州师德皓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李小姐,手机:18022402353

很多人都认为在教育中,教师必须扮演着服务的地位,教师应该为学生而服务。可是,现实是教育更应该还给教师一片绿色的空间,让教师有一片撒野的空间!

我这里所说的“精神上撒野的空间”,就是还(注意,不是“给”,是“还”)老师们各种教育的自主权,包括精神自由。当然,所谓“撒野”只是一种形象而夸张的说法,严格说起来这个词并不十分准确。

但我之所以提出给老师们一片精神上“撒野”的空间——包括那位小伙子给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现在的教育,给老师们“撒野的空间”越来越狭窄了,几乎把老师们逼到了死角。

我们没有独立备课的自由,只能按教参或有关“统一的说法”理解教材,并给学生“照本宣科”;我们没有课堂发挥的自由,每一个步骤,都被规定成了“几步”“几环”,包括讲什么讲多少,都被严格地规定和限制;我们没有自主带班的自由,教室的布置、板报的内容、黑板上方的格言甚至清洁卫生工具的摆放——教室里的一切,上面都有“规范的要求”;我们没有对教育思考的自由,面对上面的文件,还有专家的理论,我们不能有半点“杂音”,只能也必须有“执行力”……

当然,作为普通老师,也没有精力和时间去“自由”,因为除了睡觉,其他时间几乎都被挤压,包括正常的节假日,有时候老师们都还在为迎检、创卫、扶贫以及完成各种各样的事而忙得不可开交,比如——算了,就不“比如”了,读者可以自动添加事例。

教师,是知识分子,而“精神之独立、思想之自由”是知识分子的特征;教育,是面对心灵的最复杂、最精妙的创造性工作,而如果教师本人没有心灵的自由,焉能培养出自由的心灵?

当然,就教育的社会功能而言,教师当然肩负着民族的重托,因此在教育思想和培养目标等宏观方面,体现着国家意志,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大是大非或事关国家民族的重大原则问题上,教师言行遵守宪法和相关法律所规定“底线”,这是必须的。但“底线”之上,还有着广阔的自由空间。 

就行动而言,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还是属于“个体职业者”,无论是对每一堂课的设计,还是作业作文的批改,以及课后反思,都是教师自己的事——虽然教研组的集体备课也有必要,但“集体备课的结晶”决不能取代教师个人的智慧;

班主任工作更是如此,班级风格、学生的气质、活动特色、与不同个性的沟通以及处理各种猝不及防的突发事件……无不打上了班主任老师个人的风格与智慧的烙印。一堂课,一个班,这是供班主任教育思想驰骋多么广阔的天地呀!

就思想而言,教师更应该有着和任何领导“平起平坐”的思想的权利。要让所有老师百分之百地拥有所有“文件精神”,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的思想不可能绝对统一,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百分之百的拥护”,那只能是自欺欺人。

但下级服从上级,暂时想不通也得不折不扣地执行,这也是必须的,否则一个学校、一个地区的教育就没法实施了。但尽管行动上服从并执行,也应该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并通过合法渠道向上传递不同声音。换句话说,老师有评论领导的自由,这也是一种思想的权利。

也许有人会担心,这样一来教师就不好管理了:“本来就有老师不好好教书,再给他自由,那学校没法正常教学了!”我承认,任何学校或多或少肯定有一些本来就不爱教育,因而毫不负责任的老师,但我这里倡导的“撒野”并不能成为这类教师的“护身符”。对于这个别“害群之马”应该依法依规处理,否则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但我们要坚信——这“坚信”是基于这么一个基本的判断:绝大多数老师,是有良知、有责任感、有事业心的,还他们以教育教学的自主权和教育教学的思考权,只会增加学校富于创新的活力。有什么不放心的? 

我愿意再重复强调一遍:只要行动上服从,甚至应该允许老师们“胡思乱想”——不迷信任何领导和名师,敢于质疑任何权威和专家。学校内外,天下风云,都应该装在教师的胸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当年陶行知呼吁解放学生,提出了著名的“六大解放”:“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今天,我认为这“六大解放”首先应该落实在教师身上—— 

解放教师的头脑,让他们能够自由思想,在精神上“撒野”;解放教师的双手,让他们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解放教师的眼睛,让他们能够有开阔的视野;解放教师的嘴巴,让他们能够畅所欲言说心里话;解放教师的空间,让他们不但能够“读万卷书”,而且能够“行万里路”;解放教师的时间,不用各种与教育没有直接关系的“任务”去压迫他们,剥夺属于他们自己的时间。

没有教师的“六大解放”,就谈不上学生的“六大解放”,只有精神自由的老师,才能培养出精神自由的学生。而一代又一代精神自由的人,才是中华民族不竭创造力的源泉所在。

教育是相互选择的关系,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基础上,必须拥有自己的一片绿色空间,这样的教师教出来的孩子才是人格和心灵健康的学生。近年来,教师还上抑郁的越来越多,这样的教师我们在深思能不能赋予学生自由的灵魂?教师更应该做好榜样!教师思想自由,学生才能思想自由!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