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豫之门鉴定瓷器专家是哪位???
华豫之门鉴定 瓷器天球瓶
请注意:近期有不法人员冒充栏目组工作人员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谎称其可以帮忙排号,诈骗钱财。敬请广大藏友相互转告,谨防上当。
详情咨询河南电视台鉴宝栏目组咨询孔总
鉴定步骤:1、将藏品照片发至栏目组
2、藏品照片初步鉴定确认有鉴定价值后可带藏品到河南电视台艺术馆参加鉴定
3、藏品品质高端,存世量少,被专家老师选中可免费上电视节目。咨询孔总
注意事项:每期海选时间和地点不是固定的,想了解每期海选资讯可咨询孔老师,服务热线: 孔老师
海选现场或在线鉴定只收取每件100元的鉴定费,其余没有任何费用!
华豫学院
物品简介
瓶的一种样式。天球瓶是受西亚文化影响极深的一种瓷器造型,始于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状若天球,故名天球瓶。清雍正、乾隆两朝时值盛世,仿古风盛行。仿造的天球瓶更属宫廷大型陈设用瓷。除了传统的青花品种外,五彩、粉彩等彩绘天球瓶也开始出现,而最为珍贵的斗彩却很少应用于天球瓶上,其最主要原因在于,斗彩向无大器。乾隆朝国力强盛,弘历又极爱珍瓷雅器,于是天球瓶这一斗彩大器也就由景德镇御窑厂奉旨烧造出来了。
天球瓶种类
按照釉色分:青花天球瓶、粉彩天球瓶、紫釉天球瓶、郎窑红天球瓶、五彩天球瓶。
按照朝代分为:明代天球瓶和清代天球瓶。
明代天球瓶胎骨厚重,清代天球瓶颈稍长、腹较圆,康熙时为平砂底。雍正乾隆时天球瓶烧制较多。
瓶直口微撇,直颈,球圆腹,卧足。以粉彩描绘纹饰。瓶身绘两棵青松下嬉戏的婴孩,或放鞭炮,或敲锣鼓,或吹喇叭,或骑木马,或举旗,或提灯笼,场面十分热闹。旁边衬以梅花山石,点出“闹新春”的主题。外底署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此器高大稳重,婴戏图中人数多,场面大,远胜于清康熙、雍正朝同种装饰题材的瓷器。
清乾隆粉彩婴戏天球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高51cm,口径11.3cm,足径18cm。
天球瓶圆口,直颈,球形腹,圈足。由于其造型形似天体星球,故称之为天球瓶。通体施仿钧新紫釉,紫色斑几乎覆盖瓶体的上半部,蓝色保留在瓶体的下半部。外底釉色灰白,暗刻篆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
天球瓶直口,长颈,腹浑圆似球,圈足。内施白釉,外壁以青花、釉里红绘云龙出海。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款。
特点
宣德天球瓶胎骨厚重,敛口短颈,上阔下敛;腹大而扁,砂底微凹。后仿的器型多颈长腹圆。清代天球瓶颈稍长、腹较圆,康熙时为平砂底。雍正乾隆时天球瓶烧制较多。雍正为直口微撇,腹扁圆。乾隆时天球瓶直口较粗,圆腹,假圈足,部分为釉底。
清雍正、乾隆两朝时值盛世,仿古风盛行,仿造的天球瓶更属宫廷大型陈设用瓷。除了传统的青花品种外,五彩、粉彩等彩绘天球瓶出现。乾隆朝国力强盛,景德镇御窑厂开始烧造斗彩天球瓶。
年代i考证
据有关资料记载,天球瓶创烧于明代永乐、宣德的景德镇窑,雍正乾隆时天球瓶烧制较多。天球瓶从明永乐、宣德创烧到清雍正、乾隆多产,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以上所述,天球瓶创烧年代的来龙去胧已讲得明明白白,如果没有什么新的有力的证据和发现,可能对天球瓶的定论已无可非议。江苏溧阳发现了两件高古的天球瓶。一件为战国的灰陶弦纹无釉天球瓶。一件为汉代的青釉弦纹天球瓶。这两件天球瓶从器型上看和明清时期的天球瓶基本相似。经专家分析,都认同这两件高古器的型制为天球瓶。
战国灰陶弦纹无釉天球瓶。高24公分,口径5公分,球体最i大直径18公分,平底径12.5公分。造型古拙、胎骨厚重,从整个型制的比例来看,较符合康熙时期的天球瓶的特征。肩部刻有两道弦纹,线条流畅。瓶颈顶端刻有三道深凹的弦纹,粗壮厚实。腹部拍印有多处不规则的块状斜格纹,这是战国印纹陶的传统纹饰。
汉代青釉弦纹天球瓶。高27公分,口径5公分,球体最i大真径20公分,底足径11公分。造型规整,清秀飘逸,天花球瓶腹扁圆的特征如出一辙。球体上半部至瓶颈满施青釉,且釉面淡雅文静,胎釉结合紧密,这些都是汉代青瓷上釉用浸釉法,外壁施釉不及底的标准工艺。球体肩部还等分刻有三道双线弦纹,在施釉沉积烧制后,更显得深沉青翠。瓶颈上等分刻有六道弦纹,其中弦纹之间刻满水波纹,这些都是汉代青瓷的基本纹饰。
由此可见,就天球瓶的型制而论,早在战国时期已有烧制,距今约两干多年的历史。就施釉的瓷器而言,成熟的青瓷创烧于东汉末年来推断,天球瓶的创烧年代应该在东汉末年,即公元220年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