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至今仍然与公众隔着一层不可解的面纱,因其晦涩难懂而使公众被迫望而却步,而当代艺术家所有的观念表达都来源于对当代生活的思考,但却不被公众所了解,这难免是个悖论。因而,如何让当代艺术真正走进公众,公众如何以适合的方式亲近当代艺术将成为艺术从业者未来共同努力的方向。艺术家谷文达与千名学子共同书写《孝经》的公共艺术形式,不仅呈现出公众对于当代艺术的积极参与,也体现出他对于当代艺术的教育和普及的关注。同时,在母亲节这个西方节日中,与千名学子书写“孝经”,践行“孝道”,也是为这个西方节日赋予一定的中国文化意义,以人发为核心艺术元素的作品《孝道》,不仅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之义,用艺术的形式诠释的淋漓尽致,更引发了艺术家以及公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溯与传承。 古语有云:“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谷文达在母亲节以“孝道”为主题推出的“大众当代艺术日”,也是中国由艺术家发起的“大众当代艺术日”。谷文达在开幕式现场与千名学子书写《孝经》的艺术行为,不仅是一次当代艺术活动,更是当代艺术社会心理学的一次实验,它的实验性使得艺术与公众之间产生了视觉与心理上的互动,同时也在传达艺术家的一种心愿,那便是希望可以杜绝绝大多数艺术专业者仅仅呈现在纸上谈兵的艺术理念与哲学,更希望通过与公众的参与性、互动性来实现当代艺术特有的传播性、使命性,从而让中国“大众当代艺术日”得以传承与宣扬。 “先驱者的足音——林风眠”专场汇集的16件作品既有早期极为罕见的油画珍品,又有典型时期的经典水墨名作,因为受到海内外书画、油画藏家的共同瞩目。两件罕见的早期油画作品《霸王别姬》和《白蛇传》也因其清晰可靠的来源而受到藏家追捧,分别也以667万元和529万元的高价成交。现当代艺术(一)拍卖专场因二十世纪留洋的中国艺术家作品而备受关注。方君璧的《桃花》终以18万元落槌,她的另5件拍品全部成交。邓绍义的《我们见到了毛》终以224.25万元成交,刷新了艺术家个人的拍卖纪录。青年艺术家作品同样表现出色。70后艺术家仇晓飞,上拍作品受到藏家们的一致推举,作品《学习三号》和《颐和园》终分别以63.25万元和57.5万元成交。现当代艺术(二)拍卖专场推出拥有稳健市场基础的写实艺术家的作品。占山2014年的新作《虔诚的守望》终以575万元的高价刷新艺术家个人的拍卖纪录;彭斯的《玫瑰君子》也以132.25万元成交;王子骄的作品《青蛙王子》终以92万元成交,再次刷新艺术家个人的拍卖纪录。
总之,收藏古玩不是随随便便看看书、听听理论培训课、看看电视收藏节目,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到市场上收藏了。目前,进入这个圈子的方法和途径也有很多,但是归根结底,所有的途径都要求藏家多逛多看,然后进入巿场进行买卖实践,零距离接触实物,才能对古玩有一定的认知。同时,要多上手真品,掌握真品的特征和标准,才能与赝品进行对比,从而找到赝品的破绽及证据,这个学习实践过程非常重要。“以藏养藏”收藏市场的收藏经验,不仅对于比重极大的初级收藏家有很大帮助,对于许多处于中段的收藏者的藏品规划也有益处。而这种方案,也能从侧面去遏制所谓“量大反亏”的市场畸形现状,并增加许多初级收藏家的收藏意识,逐渐避免“以量取胜”的收藏误区,进而营造一种相对健康的收藏秩序。 谷文达油画出手,据悉,今年5月至今,西安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携手圣彼得堡艺家中心,在西安市商务委、俄罗斯驻沪总领馆、圣彼得堡艺术家协会及中俄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先后举办了“静远雅集——俄罗斯圣彼得堡当代艺术家油画精品展暨拍卖”和“夏日之艺——俄罗斯圣彼得堡当代艺术家油画、水彩画、版画精品拍卖专场”两场活动。针对目前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持续低迷的现状。西安国拍在俄罗斯当代艺术品这一细分领域持续发力,精耕细作。秉承专业精神和诚信原则,不断为艺术家寻找市场,为藏家寻找好的藏品。同时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俄罗斯的油画艺术,促进两国油画创作风格的交流融合,吸引更多的年轻艺术家从事现实主义题材的油画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