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瓷器

贯耳瓶最快的出手方式

  • 发布时间:2018-11-09 21:06:19,加入时间:2018年08月09日(距今2125天)
  • 地址:中国»广东»深圳:深圳市南山区粤海大道大冲国际中心28楼
  • 公司:深圳弈古轩艺术品展览展销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黄振龙,手机:18928494468 微信:lh1668daowei QQ:982632946

  贯耳瓶是古代工匠烧制的瓷瓶之一。流行于中国宋代。器形仿汉代投壶式样,直颈较长,腹部扁圆,圈足,颈部两侧对称贴竖直的管状贯耳。

  贯耳瓶在哥窑、官窑、龙泉窑等多有烧制,清代亦有仿制。

  青花折枝勾莲六方贯耳瓶

类别 瓷器

年代  清乾隆时期

文物原属  清乾隆官窑青花瓷器

文物现状  现存于世

简介

  高45.5厘米,口径18.5×14.5厘米,底径18.4×14.2厘米。

瓶体呈扁六方形,口外撇,长颈,折肩,直颈内弧,折肩,腹微鼓,腹下内收为阶形圈足。颈部有对称贯耳。口沿下绘有连续回纹一周,其下及圈足上绘折枝花卉,颈绘海水纹,瓶体各面绘牡丹花纹和番莲纹。胎体厚重,瓷质精细,釉色润白匀净,底足内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乾隆青花青色雅丽,呈色稳定;往往用点青法上色,因此有不同深、浅的层次感,是仿永、宣青花结晶斑的效果,但极规整,不象永、宣时期的随意自然,人为的痕迹明显。此种方瓶不同于圆器可拉坯成型,必须分块连接,制作工艺较为复杂,难度很大。此瓶器型硕大,造型规整,画工精细,青花发色浓艳,是较为精致的乾隆官窑青花器。

  玉蟠龙贯耳瓶

尺寸:高29cm 口径5.7cm 腹宽14cm 足径7.3cm

清宫旧藏

说明:青玉。质地精良。器呈扁圆形,阔腹,长圆形足。瓶口饰回纹一周,绕颈部镂雕一龙,绕腹部浮雕二龙,三龙作戏珠状。颈部两侧饰双贯耳,耳上饰螭纹。足部刻有隶书“大清乾隆仿古”款。雕工精巧,图案祥瑞,造型浑厚大方。

清代时兴琢制瓶类器皿,在清代玉器中,玉瓶占有一定比例,其造型、体积,玉质及器物上的图案也多有变化。此器选用龙戏珠图案,精雕细刻,三龙戏珠活灵活现,十分诱人,属清代龙的特点。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高:19.3cm口径:5.5cm足径:6.8cm

说明:仿明代宣德官窑品种。平底内凹,形成圈足。内壁施白釉。颈部绘海水纹,中间夹饰回纹装饰带,肩部、胫部饰蕉叶纹。这些满施青花料的辅助纹样,与腹部主题纹样缠技忍冬纹的疏朗,形成鲜明的对比。忍冬纹即卷草纹,它有多种表现形式,此为束花缠枝形式,构成波线形的图案,这种纹样在清代官窑瓷器中,比较少见。据《清官窑烧瓷大事记》记载,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6月25日,清朝廷将一批明代官窑器(153件),运到景德镇御窑厂要求照样仿制,“烧造完时再将原瓷器交回”。本器与“蓝地白花尼穿花纹高足碗(乾隆)”“蓝地白花尼穿花纹高足碗(乾隆)”“青花莲花托八吉祥纹盂式壶(乾隆)”的,都应该属于这类仿制器物。

   所以此藏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与收藏意义,现在也是出手率极高的一个时期。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