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罕见款识的五彩海水龙纹盘已知全世界存世只有6件,极为珍贵,各大博物馆都将它视作崇祯时期的官窑标准器。
该五彩龙纹碗在清代虽不出奇,其内外壁上的龙形却使它身价倍增。有关龙的形态,唐之前相当泛化,神话与传说中,多具蛇身、蜥腿、凤爪、鹿角、鱼鳞、鱼尾、口角有虎须,额下有珠的形象,且细分为: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虬龙,无角者称螭龙。如此臆想的“四不像”,是古代对皇权的神化。到了宋代,龙的形态基本固定,美术理论家董羽、郭若虚二人,先后提出了“三停九似论”的观点,以“三停”把握龙体结构,以“九似”把握龙的综合特征。即“画龙者,析出三停: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也;分成九似;角似鹿,头似蛇,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也。”这个清代龙纹五彩碗内外壁上龙形确实体现了这种特征。应该说这只碗对皇权的体现是毫不含蓄的,但又有些冷隽,有格调,是谓“低调奢华”,高高在上,它技艺纯熟,风韵天成,见证着一个辉煌帝国没落之前后的荣光。
有需要咨询上方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