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其它

清代砚台

  • 发布时间:2018-11-11 21:50:53,加入时间:2018年02月19日(距今2644天)
  • 地址:中国»福建»宁德:福建省宁德市福安赛岐客宅里校园路61号
  • 公司:宁德市博古艺术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陈晨,手机:13859680512 微信:bosoukefu QQ:13859680512

  必须要品,也就是说,必须要有好的品相。例如瓷器,有句俗话:叫做瓷器一破,不值勤半个;瓷口起毛,不值分毫。意思是说瓷器没有好的品相,就不值钱了,因此,瓷器收藏从开始买瓷片外,所收藏的东西要基本完整,不能有冲,炸,磕,崩,掉彩等明显的毛病,否则,收藏的东西就不是藏品,而是破烂。曾经听很多搞收藏的人在网上抱怨:哎,开始收了的破烂,现在出不了啦,当初不买那么多破烂,把钱集中起来买几件完整无缺的东西多好!由此,藏友们不能再重复别人的老路,从一开始,就要把一般的有毛病的东西拒之门外。

  有些收藏爱好者,被一些骗子洗脑以后,执着的认为自己的藏品就是真的,如果拍卖行不收便怨拍卖行不懂,怨古玩店不收,怨博物馆不要,怨行家不懂真假。其实藏品受到市场冷落,便已经说明藏品不是真的了。如果一件古玩,商家行家看真看好,一定会想方设法弄到手,绝不会放掉这难得的机会。话又说回来,如果东西不对,无论卖家怎么讲故事,只要是商家行家认为是假的,就绝不会轻意的掏腰包。市场绝不相信藏品经过什么专家权威鉴定过,什么古玩出于流传有序的大宅门等等。

  无私的古玩鉴定专家必须超越私心、私欲与私爱,淡薄名利、理性客观、科学求实,不以自己的好恶、获利的多少为标准、尺度和转移,尊重历史、艺术的真实,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反复论证,实事求是,以诚待物,以理服人。

  一、的材质与种类

  砚台历经秦汉、魏晋、至唐代起,各地相继发现适合制砚的石料,先以石为主的砚台制作。其中接纳广东端州的端石、安徽歙州的歙石及甘肃临洮的洮河石制的砚台,被划分称作端砚、歙砚、洮砚。史书将端、歙、临洮砚称作三台甫砚。中国的砚史生长到清代,进入了全盛时期,犹如其他工艺美术品一样到达了空前的繁荣,砚的取材更为富厚。清末,又将山西的澄泥砚与端、歙、洮并列为中国四台甫砚。所用砚材除四台甫砚石材,还泛起了水晶、漆砂、翡翠、、玻璃等名贵材质。

  1.端砚

  清朝,端砚的开采量加大,而且一直有新的砚坑被发现,端砚砚坑的数目由清初的十一个增添至七十余个,清初高兆《端溪砚石考》云:“峡(羚羊峡)石矾凡十一,”到了道光年间,《宝砚堂砚辨》的作者何传瑶说:“夫端溪之老坑止一,而杂坑不下七十种,即质色甚类老坑者,亦不下十数种。”这些新发现的砚坑,包罗了端石三大坑之一的麻子坑。端砚石质的主要特点是:细腻幼嫩致密、坚实,素有“发墨不损毫,”“久用锋芒不退”之誉。其硬度为摩氏3.5,适合镌刻。

  有没有收购的公司,图片浏览

  莘田款端石砚,清康熙,长26cm,宽21.5cm,厚4.3cm。清宫旧藏

  砚端石制成,色紫深黑,石质优异。砚随形巧作,砚体呈朵云状。云形砚池,池上隐起一石眼柱,砚堂受墨宽阔,砚边环刻云纹。反面内凹成池,凸起一石眼,为端石独占的石品特点。周边环刻文字:

  月受日光,当心而出。前掞长庚,遥联太乙。

  露滴方诸,花生不律。琼瑛兆贵,兹宝无匹。

  其下署名:“辛卯夏五月得于羚羊峡,莘田宝用。”并“任”字印。

  此为清代黄任藏砚,后入藏宫廷。

  歙砚

  歙砚又称龙尾砚,乾隆年间曾数次正式开采,其中有一次被清代著名学者歙县人程瑶田纪录:“乾隆丁酋(1777)夏五月,余从京师归于歙,时方采龙尾石琢砚以供方物之贡,其石之不中绳矩者,砚工自琢之,以售于人,由此可知歙石在此时主要为纳贡的方物,亦有石质稍逊者,流入民间。

  歙石双螭寿字池长方砚,长16.3cm,宽10.4cm,厚3cm

  砚歙石制,长方形,色青绿。砚周边凸起,上端辟成一长方形深墨池,池外下方正中雕阳文篆体“寿”字,左右双方各雕螭虎一,螭宰衡对,螭身绕池翻卷。

  此砚为浅浮雕,雕工刀法圆润,不露锋芒。砚背略凹,石质莹润细腻,砚面有眉子纹、粗细水波状罗纹。此歙砚堪称石美工精,装于一紫檀木盒内。

  洮河砚

  洮石产于甘肃洮河沿岸,故名洮河砚,明清以来,因开采难题,运输未便,咸有面世。洮河砚的特点,石质细密晶莹,以碧绿色为主,绿色中往往带有条条纹理。

  澄泥砚

  一种陶砚,是用经由仔细淘洗、过滤的细泥烧制而成的。产地在北方的绛州,泽州,相州和山东的柘沟镇等地。澄泥砚的特点,坚细耐磨,发墨而不耗墨,可塑性强,色泽多变,上佳者有鳝鱼黄,绿豆砂,玫瑰紫、朱砂红等。

  而古玩鉴定由于受制于经济条件和老文物法的限制历来仅仅局限于个人爱好和单打独斗的层面,既缺乏广泛、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又没有全面、准确、及时的材料搜集、补充和更新,更缺乏专业、专门、专职的从业人员和机构,当今所有的所谓的古玩鉴定的从业人员和机构,无一不是是顺应新文物法的颁布而迅速升温的文物市场的需要而从考古鉴定的人员和机构脱胎、转化甚至兼职而来。

  古玩鉴定只有正误、对错、是非,没有专家、学者、权威!摆什么臭架子、装什么死皇帝!在恢弘浩瀚的历史面前、在摄人心魄的艺术面前、在鬼斧神工的工艺面前、在真假是非莫辨的客观真实面前,无论你是学富五车的专家,是汗牛充栋的学者,是德高望重的权威,还是目不识丁匹夫,都是小学生、都是活孙子!

  所以说,要彻底杜绝和根治古玩市场的造假、贩假其实并不难,只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真正负起责任来,造假、贩假者就绝无藏身之地;而真正难的是对历史遗存的辨假、识假与定假,这绝非可以一刀切和简单化所能妥善处置的,搞不好就是又一场文物的浩劫!只有从根本上彻底扫除假专家和伪学者以正视听,才能从源头上真正遏制古玩市场的假冒伪劣。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