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南的芒果正处于花芽分化和开花坐果期,有果农反应自己的芒果刚坐果就有落果现象或者是坐果率低,果农看在眼中,疼在心里。但芒果落果是否为正常现象,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其他地区像广西、云南的芒果这时正处于冬梢生长或者花芽分化期,也要做好预防措施。
芒果坐果后正常有两次生理落果高峰期:
第一次生理落果期在谢花后1-2周,这个时候刚坐果的小芒果因为授粉不良,后期发育受到抑制而引起落果,属正常的自然现象,所以芒果上常有“一树花,半树果”之说。第二次生理落果期在谢花后1-2个月,这个时候掉落的一般是一些养分供应不足的果实,还有一部分是畸形果。如果第一次生理落果后给树体补充充足的养分,会减少第二次生理落果量。
如果是其他时间有落果现象,且是大面积的,需要从天气、养分、水分、病虫害、激素、管理等原因综合考虑。
一、引起落果的原因
1、天气
芒果花期和幼果期遇到低温阴雨天气(温度低于11℃)且持续时间长,则落花落果严重。
2、养分、水分
芒果开花期和坐果期会消耗大量养分,尤其是树势弱的芒果树,根系吸收能力差,即便土壤有充足养分,也会因为吸收不足而引起幼果养分供应不足而脱落。如果幼果期养分出现缺乏,芒果幼果得不到充足营养,就会大量脱落。元素失衡,过多施用复合肥,只重视氮、磷、钾大量元素的补充,忽视了钙、硼、锌等中微量元素的补充,殊不知芒果落果与硼、钙等中微量元素密切相关,不注重中微量元素使用的果园也会出现落果现象。
幼果期是芒果对水分需求的敏感时期,水分不足,养分不能正常的运输,从而影响幼果的生长,导致芒果落果现象。
3、病虫害
叶蝉及横纹尾夜蛾等害虫吸食幼果幼嫩部位的汁液,导致芒果幼果落果。花期或者是幼果感染白粉病、炭疽病或角斑病,防治不及时,幼果在病害的长期危害下,会出现落果现象。
4、激素使用不当
芒果施用蘸花药不当或者是芒果坐果后,拉长药物使用过多,使芒果细胞迅速分裂生长,此时树体养分供应跟不上引起落果。
多效唑施用过量,抑制新稍生长的同时,也抑制芒果根系生长,根系不良,养分吸收不足,幼果养分供应不到位,引起落果。
芒果落果严重,势必影响后期产量和品质,所以针对引起芒果落果的各种因素,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为芒果高产、高质做好保花、保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