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青铜器

宁波市宣德炉拍卖,东方寻宝报名

  • 发布时间:2018-11-13 14:51:50,加入时间:2018年08月02日(距今2486天)
  • 地址:中国»湖南»长沙:开福区德雅路480号湖南电视台
  • 公司:湖南东方寻宝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詹剑飞,手机:13272491170 微信:Z13274291170

《东方寻宝》栏目是以“弘扬传统文化 帮古董艺术品说出自己价值”为宗旨的一档大型综艺收藏艺术类节目。采用风雅幽默、娱乐互动的形式为您呈上艺术收藏盛宴。采取宝物海选、编排、拍摄、投放“直播”、联线交易等领先运作模式,形成独具特色,联合营销推广文化的概念,旨在突破宝物和持宝人与收藏品投资人士零距离之优势,从而打造一个公正、公信、有权威的对话艺术收藏乐园。

仅存的图谱中,文字上只是记录了[宣德三年]铸炉的事,而没有记录[宣德三年]以后铸炉的事。关于[宣德三年]以后铸炉的事及炉谱,我认为应该有。炉谱的图样不全,明显是有丢失的可能,炉谱或者也有不再继续记录的可能。然而就是[宣德三年]内炉的图样也存有不完整的现象,更不用说后来补铸及创新的品种了。虽然在现有的炉谱中,找不到[宣德三年]以后是否有补铸过炉的任何迹象,但在炉谱中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至此就没有再铸过炉!
我们暂时离开或不谈关于有没有文字记载和历史记录的事,按常态,按事物发展的规律,来分析和推断在宣德三年后,炉是否有加铸的可能。
我认为:铸炉的过程不可能仅为1年。铸炉在当时应该是个规模不小的事,怎么可能在本朝内突然诞生,而后又迅速地消失呢?怎么可能没有一个发展、完善,甚至衰败的过程呢?从炉谱的图样中就可以看出炉已经是观赏品及珍玩了,小而精致,而炉在当时,最初多数仅仅为供器或实用器,且大而古朴,怎么可能演变得这样快呢?
在《宣炉彝器图谱》(二十卷谱)中记录了「以上大小鼎彝簠簋诸器,通计1万5千余种」据初步统计,不算以上各种鼎彝及仿古式青铜器的种类,仅炉就50多种,共1万多件。(这里记录的单位可能是[件]不应该是[种]不然就太多了)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