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螃蟹好处多多,但并非多多益善。正因为螃蟹营养丰富,尤其是蛋白质含量很高,同时嘌呤也较高,蟹黄中胆固醇含量很高,食用时必须了解下面这些“冷知识”。
1.可能导致腹泻。中医认为,螃蟹性寒凉、味咸,脾胃虚寒者吃后会容易引起腹痛、腹泻或消化不良等症。现代医学认为,螃蟹的蛋白质含量高不易消化。解决办法:每次吃一只,并佐以性温的老醋、姜末、紫苏同食;胃肠道疾病者不建议食用,吃了可能加重病情。
2.可能导致痛风。螃蟹中含有嘌呤和甘酸两种成分,会在血液中产生过多的尿酸。尿酸偏高的人群,可能会诱发痛风。
3.吃螃蟹时不应同时饮茶。茶水会冲淡胃液,而胃液有杀菌作用,能杀死螃蟹携带的细菌。茶水中鞣酸含量较高,鞣酸和蟹肉里的蛋白质会产生鞣酸蛋白,更难消化,可能导致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4.螃蟹和柿子相克。由于螃蟹和柿子同属于一个季节的产物,故同时吃的概率比较高。柿子中含有的鞣酸与茶水中的鞣酸相同,吃过后的症状也同茶水。两者同吃仅为消化不良,并不会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