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成立后,铜元仍继续大量流通使用。1914年,铜元正式改称"铜币",民国发行的铜币与清的区别是龙纹被换成了由稻穗组成的嘉禾纹。各省铸造的铜元大多为两面叉的国旗图案,并有"开国纪念币"或"中华民国铜币"字样。
民国发行的铜币与清朝的区别是把清朝时期的铜元上面的龙纹被换成了由稻穗组成的嘉禾纹饰,禾在当时是吉祥的象征,表达着人们对新中国未来美好的祝愿和期望。当时各省的铸造局铸造的铜元大多是以两面国旗交叉起来的图案为主图案,镌刻的还有楷体字“开国纪念币”或“中华民国铜币”字样,图案精美细致,十分具有代表性,对于收藏者来说十分具有历史价值和欣赏价值。
上图中的双旗币十文,重:6.4g,直径:28mm;钱币正面中央图案为“十八星铁血旗”和“五色国旗”交叉而立、旗后有缨带,双旗寓意全国一统与民族大团结;圈外上部书中华民国;左右饰有花纹;下方为开国纪念币;背面则镌“當制錢十文”标明币值。左右图案则为稻穗组成嘉禾纹,寓意丰民足岁; 此枚铜币现存世量少之甚少,极为罕见,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此藏品上面的包浆自然明显也见证了其历史年代的沉积,不难看出它明显的历史过渡性特征,该铜币品相完整,纹路清晰可见,有着难以言表的收藏投资价值。经过这几年的钱币市场酝酿,以机制币为主的钱币交易市场正在悄然升温。特别是内地市场掀起一场铜币投资热。铜币是钱币收藏的很大一类,不同版别的铜币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值得投资者们细细品味。在古币的市场交易中,这类双旗铜币更是备受青睐,成为很多收藏大家们追逐的焦点。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是近代中国钱币中的精品,有着历史熏陶,是价值很高的革命文物,具有深远的历史纪念意义;同时,还是考古和研究中国历史文化难得的实物。 珍贵的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记录了辛亥革命惊天动地的伟大历史,由于历经百年风雨,“开国纪念币”存世量极为稀少,尤其是品相好的更为稀缺,因此很受收藏爱好者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