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是铜元收藏研究中数量很大,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品类。民国成立后,铜元仍继续大量流通使用。1914年,铜元正式改称“铜币”,民国发行的铜币与清的区别是龙纹被换成了由稻穗组成的嘉禾纹。各省铸造的铜元大多为两面叉的国旗图案,并有“开国纪念币”或“中华民国铜币”字样。
钱币正面圈内图案镌两面交叉的国旗,左为铁血十八星旗,右为五色旗,中间系结带,旗帜飘扬,双旗上方有五角星装饰。圈外上环楷体“中华民国”字样,下环“开国纪念币”五字,左右两侧长枝花饰之。
钱币背面圈内为稻穗组成的嘉禾纹图案,中央竖写“十文”2字,纹饰逼真,凹凸有致,栩栩如生,圈外英文环绕。
双旗币经历无穷岁月的洗礼,品相虽稍有瑕疵,但其深远的前史留念含义,使钱币的保值和升值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