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人们就有储蓄钱币的传统习俗,据了解,钱币收藏一般分为纸币、金银纪念币和古钱币三大类,而古钱币中银元一直是一大热点。因为银元材质珍贵,艺术价值高。同时,银币制作量比古钱和民国纸币少得多,加上清末、民国战乱连连等因素,一些较珍贵的银元品种存世量已稀少。
1911年辛亥革命,清朝宣统皇帝宣布退位,持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轰然落幕,1912年元月,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国父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颁布“临时大总统令”,取样清代铜币模本,鼓励铸造纪念币——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湖南省造双旗当制钱二十文,就是产生于这一历史时期。
在民国成立后,铜元仍继续大量流通使用。1914年,铜元正式改称“铜币”,民国发行的铜币与清的区别是龙纹被换成了由稻穗组成的嘉禾纹。各省铸造的铜元大多为两面叉的国旗图案,有标注各省造的,并有“开国纪念币”或“中华民国铜币”字样。“湖南省造双旗币”钱币正面中央图案为“十九星铁血旗”和“五色国旗”交叉而立、旗后有缨带,双旗寓意全国一统与民族大团结;钱币正面圈外上部书湖南省造纪地;左右饰以团菊花纹;下方则镌“當制錢二十文”标明币值。钱币背面正中图案则为稻穗组成嘉禾纹,寓意丰民足岁;背面上部镌“THE REPUBLIC OF CHINA”;下方则镌“TWENTY CASH”。其币保存完整,包浆完美,值得珍藏。
从过去几年各地拍场的交易数据显示,钱币的交易依然持续火热,展现出其深厚的收藏底蕴。2015年4月,香港秋季钱币交易会上推出的一枚 民国十五年陆海军大元帅纪念币样币,曾以138万元天价拍卖成功。同年5月的北京春季交易会上,一枚湖南省造民国双旗币也以230万元进行现场成交。这不仅让我们感到费解,一枚小小的钱币竟能卖几十上百万,究竟是什么样的钱币这么值钱?又为什么值这么多钱?相比近两年不断低迷的国内艺术品市场行情,今年钱币拍卖显然要活跃很多,各板块精品迭出,精彩依旧,珍稀钱币成交价稳步提高,尤其是明清民国钱币异军突起,因存量稀少受到高端藏家青睐,成为钱币拍卖市场一个新的热点。双旗币产生于民国时期,民国在我国前史上仅仅存在了几十年的时间,因而,在混乱不安的时代,钱币在阅历了无穷的年月以后,仍然能够完好地保留下来,实属不易,具有很高的前史文物保藏价值、以及文化艺术交融范畴展开了许多富有成效的立异探究。观近年钱币交易市场,有几个现象值得人们关注:一是传承有序质量上有保证的古钱珍品格外受宠,藏家见了趋之若鹜,即便价格高些也有人追捧。二是名家旧藏拓片异军突起。双旗币民国时期锻造,普遍流通的都是当十文的,二十文的其时只发行了22000枚通过这么久的时刻如今存世量已经十分十分稀疏了,可以说每一枚的价值都不会低于一辆过百万的轿车。
据介绍,双旗币,铜黄色的外形不仅给人一种凝重的历史沧桑感,且整个钱币的版面分为内外圈两部分,整体设计非常细致,英文字母、中文楷体以及花纹设计图案精美,因而吸引了相当一大批业内藏家们的关注。
由于双旗币产生于民国时期,民国在中国历史上仅仅存在了几十年的时间,因此,在兵荒马乱、国内战争频发的期间内,钱币在经历了无穷的岁月之后,依然可以完整地保留下来,实属不易,具有很高的文物收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以及艺术品鉴价值。虽说民国时期的钱币版本较多,但能够收藏到这种正面镌刻有“十文”楷体字、反面印制着“中华民国”双面旗帜的全真纪念币,也在当今的藏品市场中并不多见。
因此,我们在客观上见证民国双旗币历史沉淀的过程中,也意识到了这枚来自于民国期间的双旗币的完美品相以及居高不下的市场价值。
在过去几年里,钱币的收藏始终成为各地拍场交易会上的重点。如今,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之一的民国时期钱币,依然保持着自己原有的魅力,表现出极其居高不下的“身价”。2013年5月,一枚湖南省造民国双旗币曾以260万元的天价在北京春季交易会上进行成交,同年11月,在北京秋季藏品的拍卖会上,四川造币厂民国双旗币的成交价也达到了185万元,接近200万元。可见,钱币自古以来就是艺术品市场中的收藏大类,不同版本的钱币具有不同古币的独到韵味,即便两枚非常接近的铜币,在藏家珍藏方面,也具有极为特殊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