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凹黄檀木鉴定-广州木材鉴定中心

  • 发布时间:2018-11-14 11:41:05,加入时间:2016年10月05日(距今3212天)
  • 地址:中国»广东»广州:广州市番禺区大石石北工业路德智C区C105质检中心
  • 公司:广州广分质检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唐俊,手机:13719148859 电话:020-66624679 QQ:1097765623

广东省木材鉴定中心是一家专业从事各种红木树种鉴定、未知木材鉴定、阴沉木鉴定、装饰木材鉴定等分析测试的单位,出具检测报告。

下面对交趾黄檀、巴里黄檀、奥氏黄檀、微凹黄檀这四种常见的红酸枝木进行简要说明,并结合自己的体会,介绍一些实用的经验型鉴别方法(大家先看图后看文字)。

一、交趾黄檀(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 Pierre)

-树木与分布:大乔木,树高20m,通常在12-20m之间,一般直径40-70cm,有低板根,树木壮观,树叶细小,椭圆形,果实为豆角状,仅比大豆豆角大一点,一般有豆米3粒或以上。交趾黄檀生长于中南半岛北纬22°~10°的地区,主产于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缅甸等地。      

在老挝,从上寮的琅勃拉邦省(Louangphrabang)到中寮的甘蒙(Khammouane)至下寮的沙湾拿吉省(Savannakhet)均有分布。    在柬埔寨,主要出产省份有:磅同(Kampong Thom)、柏威夏(Preǎh Vihéar)、拉塔纳基里(Ratanakiri)、菩萨(Pūrsat)、暹粒(Siěm Réab)、蒙多基里(Modulkiri)、上丁(Stoeng Trông)、戈公(Kaôh Kǒng)、桔井(Krachéh)。在越南,只有在南部的嘉莱—昆嵩省(Gia Lai-Kon Tum)和广南—岘港省(Quang Nam-Da Nang)有一定数量,而在越南其他地区则非常少见。

  在缅甸,主要是跟老挝接壤的地区有少量分布,与巴里黄檀、奥氏黄檀混合生长,没有单独的交趾黄檀成片森林。) 
           木材微观特征:散孔材。生长轮不明显或略明显。心材新切面紫红褐或暗红褐,常带黑褐或栗褐色深条纹。管孔在肉眼下略见,含黑色树胶;弦向直径大244μm,平均104μm;数甚少至略少,2~13mm2。轴向薄壁组织颇明显,主为同心层式细线状(宽1~4细胞,与射线交叉局部略呈网状或梯状),稀翼状。木纤维壁甚厚。木射线在放大镜下可见;波痕亦然;射线组织同形单列(较多或甚多)及多列(2列成对或2~3列)。有酸香气或微弱;结构细;纹理通常直;气干密度1.01~1.09 gcm3。
气味:红酸枝开锯时,木材散发一种辛香,闻之有酸辛味。
颜色:一般为赤红色或深红色,在空气中氧化可呈暗红色。

木质:坚而重,结构细腻,油性较重,可沉于水。
鬃眼:细、小而密。

纹理:木纹质朴美观,优雅清新,有宽窄不一的深褐色或黑色条纹(即黒筋)。
          点评:交趾黄檀很可能有十个以上亚种,各亚种之间材质有一定的区别;大红酸枝的突出特点是底色较其他三种红酸枝木深,且木料越老底色越深,而柬埔寨料底色多有发黄的,颇类微凹黄檀,缅甸料底色与花枝木相类,越南料底色类花枝;老红木中的上品,黑色的黒筋较粗,形成壮美大气的木纹,有的则木纹类似花枝,有的甚至没有明显木纹;材质细腻、刚柔兼济远甚于其他三种红酸枝木,结构紧密,大多沉于水;该树种以老挝料油性重、材质好、木纹好,材色沉静,普遍沉于水,酸香气比其他红酸枝木浓郁而醇正,“老挝红酸枝”即因此得名;就木材而论,树干普遍较直的品种,材质紧密度和木纹一般赶不上树形弯曲多枝的。"

二、巴里黄檀(Dalbergin bariensis Pierre)

俗称:花酸枝、花枝、越南酸枝、新红木。

           树木与分布:树木特征与奥氏黄檀很难分别,产地分布也大体一致。大乔木,树高25m,通常在18-24m之间,一般直径50-70cm,有低板根,树木壮观。树叶较交趾黄檀大得多,长卵形,一头圆一头尖,豆角比交趾黄檀大一倍左右,豆米1-2粒。主要分布在缅甸、越南、泰国、老挝低海拔落叶混交林或柚木竹林中。
          木材微观特征:散孔材。生长轮明显。心材新切面紫红褐或暗红褐,常带黑褐或栗褐色细条纹。管孔在肉眼下略见,弦向直径大326μm,平均144μm;数甚少至略少0~12个mm2。轴向薄壁组织颇明显,主为细线状(宽1~3细胞),与射线交叉大部呈网状。木纤维壁甚厚。木射线在放大镜下明显;波痕在放大镜下未见或可见;射线组织同形单列(甚少)及多列(2~3列)。酸香气无或很微弱;结构细;纹理交错;气干密度1.07~1.09 gcm3。
          点评:巴里黄檀亦应有多个不同亚种,各亚种之间材质有一定差别;花枝木产量大,底色较红枝浅得多,一般红黄色至酱红色;普遍有黒筋,但黒筋较细,木纹呆板不灵动,绝无老红木那种粗大黒筋的;材料硬重,结构紧密,但不如交趾黄檀材质细腻,管孔较老红木粗大,普遍沉于水;新开料有轻微的酸香气,但刺鼻而不纯正,久则无任何气味;底色变化不一定越来越深,颜色走向难以把握,木材表面光亮度不如老红木;花枝木也以老挝料为好,越南料稍次之,老挝料木材特征酷似红枝,被越南人大量采购回去做成家具,并冒充老红木家具出售,广西市场上购自越南的红木家具半成品,普遍为花枝木材质。

三、奥氏黄檀(Dalbergia oliveri Gamb)
俗称白酸枝、白枝、缅甸酸枝、新红木(“百度”里面有人将奥氏黄檀称为“花枝”,属于外行话,无需驳斥);缅甸称为吐里普木Burma Tulipwood、塔马兰tamalan;泰国叫秦蝉chingchan;台湾叫缅甸黄檀、滨黄檀、滨紫檀。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