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的“宋哥窑”与“宋官窑”一样,迄今未曾发现确切的窑址,既没有在文献《天工开物》纪录的地域——浙江省龙泉县觅到遗址和残片,也不见于宋皇室陵寝的随葬品中(宋陵多早被盗,故历史上有无不详,此类情形与汝、官窑器相同)。故至今还难以从考古角度寻找科学的佐证质料。
关于哥窑身世,连篇累牍的专业论文极多,本文不再记述,何不抽身细品哥窑瓷器之美呢?“哥窑百圾破,铁足独称珍。”这是乾隆天子作于1781年的《咏哥窑葵花碗》中的诗句,道出了哥窑之美。“百圾破”亦称“金丝铁线”,即较粗疏的玄色裂纹与细密的红、黄色裂纹交织在一起。另外,由于烧造哥窑瓷器的土质含铁量较高,胎体多数是紫玄色或棕黄色,烧成的瓷器由于口部边缘釉薄,隐露胎色而呈紫色,底部未挂釉处展现出铁玄色,故又有“紫口铁足”之称,对此,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论》中早有提及:“旧哥窑,色青,浓淡纷歧,亦有紫口铁足”。乾隆对哥窑瓷器甚为喜欢,题咏诗词共有21首,涉及盘、碗、洗、瓶、尊、炉、枕、砚等造型。
近几年宋哥窑贯耳尊同类藏品拍卖真实成交记录:
藏品名称: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
估价2000.00到4000.00万---成交价:HKD2737.73万---成交日期:2016年12月15日
藏品名称:宋代米黄釉三耳三足炉
估价2000.00到2000.00万---成交价:HKD2415.00万---成交日期:2014年6月8日
藏品名称:北宋汝窑瓷片(一箱218片)
估价1500.00到1500.00万---成交价:HKD2875.00万---成交日期:2012年12月28日
藏品名称:北宋天青釉汝窑水仙盆
估价3800.00到3800.00万---成交价:HKD4370.00万---成交日期:2014年6月8日
藏品名称:北宋官窑月白釉双耳瓶
估价3000.00到3000.00万---成交价:HKD3680.00万---成交日期:2015年11月8日
藏品名称:元代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罐
估价:无底价 ---成交价:RMB3850.00万---成交日期:2007年12月2日
藏品名称: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罐
估价:咨询价 ---成交价:RMB1452.00万---成交日期:2006年6月4日
藏品名称:南宋官窑粉青釉琮式瓶
估价1180.00到1380.00万---成交价:RMB1500.00万---成交日期:2011年5月28日
藏品名称:隋初唐白釉象形烛台
估价500.00到800.00万---成交价:HKD1916.00万---成交日期:2016年6月1日
藏品名称:元青花赶珠云龙纹罐
估价1350.00到1350.00万---成交价:HKD2000.00万---成交日期:2017年7月5日
往年宋哥窑贯耳尊的市场行情如何
宫廷工匠遵旨将其镌刻在器物上,部分撒播至今的作品为今人相识乾隆朝对哥窑瓷器的鉴赏尺度提供了主要参考。着实不只是清朝天子喜欢哥窑,明朝天子早已树立了模范,尤以宣德与成化时期为盛。如成化时期创烧的一种仿哥窑八方高足杯,继续前制,并形成了自己的时代民俗。高足杯形制玲珑俊秀,装饰典雅细腻,其釉质肥润,平整灼烁,光泽度较强,但没有宋代哥窑“酥润蕴藉”之感。口、足釉色及“金丝铁线”纹也较宋代哥窑片纹规整,少天成之趣。明、清至今,哥窑一直被视作名窑而举行仿烧。从传世和考古掘客获得的实物看,景德镇御窑厂在明代宣德年间已乐成仿烧哥窑瓷器,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到达郁勃。
宋哥窑贯耳尊特征,江苏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宋哥窑器50余件,其中多为宫廷旧藏,少数来自社会,计有:盘口弦纹瓶(原系私人珍藏,1940年征自扬州)、锥把瓶、贯耳瓶(分椭圆、六方和扁方三种)、投壶式小瓶、戟耳炉、鼎、盘、碗、洗等。台北故宫博物院亦藏有原宫廷遗存的种种造型器皿190余件(其中个体时代或许有误)。
哥窑,哥哥的窑,这种直白的望文生义居然与历史纪录颇为相符。与哥窑相关的早文字见于元代古玩二十三年(1363年)孔克齐《静斋古玩直记》:“乙未冬在江苏时,市哥哥洞窑者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识者犹疑之。会荆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窑绝类古官窑,不行不细辨也。”一样平常以为,这里指的哥哥洞窑和哥哥窑即为哥窑。
宋哥窑贯耳尊价格,当你剥开一个茶叶蛋,是否会被褐色蛋壳上破碎的纹路所吸引?有谁会以为这是一种美的纹饰?生怕没人会这么想。可是,中国古代瓷器烧造史上泛起过这样一种瓷器,它的外貌充满了像碎蛋壳一样的裂纹,一道道纵横交织,似乎乍暖还寒时节河湖之上开裂的冰面,裂纹的开合,自然取之,让人发生无尽的遐想。由于这样的裂纹,这种瓷器成为中国陶瓷史上一道亮丽的风物,这就是宋代的哥窑瓷器。前人论宋代五台甫窑:“雨过天青话汝窑,如冰似玉品官窑,金丝铁线论哥窑,斜阳紫翠赏钧窑,皎洁无瑕鉴定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