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编收到好多果农的咨询,我家的柑橘上溃疡了怎么办?小编就奇怪了,最近柑橘溃疡病为什么上病这么多?今天小编就带着你重新认识柑橘溃疡病。
溃疡病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柑橘的叶、花、果及新梢,受害叶片正、背两面均匀隆起,形成近圆形病斑,病斑表面木栓化,粗糙,灰褐色,后病部中心凹陷,呈火山口状开裂,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果实上的病斑与叶片上的病斑大体相似,但周围无黄色晕圈,只危害果皮不危害果肉,严重时引起落果。枝梢病斑与果实病斑相似,严重时引起叶片脱落,枝梢枯死。
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
病菌在病叶、病枝或病果内越冬,翌春遇水从病部溢出,通过雨水、昆虫、苗木、人工器具及枝叶接触进行传播,从寄主气孔、皮孔或伤口侵入。该病从4月~11月均可侵染发病,以9月最盛,夏梢最易感病,秋梢次之,早秋梢晚春梢再次之,春梢和冬梢不易感病。
该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措施及品种密切相关。高温、高湿、多雨利于该病发生和流行,暴风雨和台风过后易发病,栽培管理不当,施肥不足,偏施氮肥,发病重。幼树、幼苗较成年树、老龄树发病重。柑橘各品种间感病性存有差异。
发病原因:
No.1生理性原因
大家都知道一般柑橘7月底到10月初属于抽秋梢的时节,同时7月下旬至8月中上旬又处于第二次膨果高峰期,细菌病源多侵染幼嫩组织,抽梢、膨果期易于细菌的繁殖;同时这时果树细胞分裂速度加快,储藏的营养物质跟不上,造成果树虚弱不抗病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No.2气候原因
近期台风、暴雨、冰雹等恶劣天气接连而来,柑橘树伤痕累累来不及救治,而细菌类病菌存活能力强,可以潜藏于植株的多个部位(韧皮、叶片、果实、根系等),可以在作物以外的植物上(杂草等)存活,一旦遇雨水或灌溉水会随水流、雨滴喷溅到各部位,在合适温度下大量繁殖,爆发溃疡病。同时除恶劣天气外,连续阴天也是罪魁祸首之一,柑橘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只能消耗自身的储备营养,后期营养跟不上造成树势弱,更易于病菌侵染。
重点来了?上溃疡的柑橘树该怎么办?
(1)病症初显时,用靓果安150-300倍+大蒜油倍喷雾连续用药2-3次,每次间隔3-5天,根据病情可再复配其他化学药剂。
(2)病情严重、树势衰弱的、有黄化的,使用青枯立克150-300倍+地力旺300-500倍+沃丰素600倍灌根1次,灌于毛细根区,以灌透为准。
注意:柑橘溃疡病重在预防,一定要抓住关键时机用药:每次抽梢时(包括春梢、夏梢、秋梢、冬梢)、花期、幼果期就开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