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寻宝》栏目作为引领国内大型艺术收藏类电视栏目之一,已先后在香港华娱卫视、海峡卫视、湖南卫视国际频道进行播放,继栏目第五季、第六季广获盛誉后,现栏目第8季面向全国海量征集,择优限量录制拍摄!宣传:强大的电视平台(华娱卫视、海峡卫视、湖南国际频道)!权威的《东方寻宝》媒体栏目!
香炉的出现始自战国或更早,当时焚香主要有三种用途:熏衣、读书时提神醒脑、祭祀时供奉祖宗神明。自明清以来,香炉作为祭祀焚香的澧器。不论庙宇、宗祠或是民间古老厅堂,都有大大小小的香炉陈设。但专为焚香而设计的香炉,却迟至汉代才出现。汉代香炉中的“博山炉”,即为香炉之始。在炉中燃焚香料,即见缕缕青烟徐徐上升,香气四溢,如通神明,大爽身心兼驱蚊虫。自汉代起,历代均制有不同形制、不同材质的香炉。元末明初,随着铸造业的发达,铜香炉逐渐取代了其他材质的香炉,到明宣宗宣德年间,宣德炉的铸造,使得铜香炉的铸造达到了巅峰阶段,原本焚香专用的器具,发展成为造型争奇斗艳、制作精美绝伦的珍贵艺术品了。
明宣宗宣德三年(1428年)初,宣宗收到泰国王刺迦霭进贡来的数万斤精美的“风磨铜”。宣宗为改善郊坛、太庙及内廷所陈设的鼎彝祭器,即干三月初下旨,敕令工部及礼部等官员,利用贡铜,铸造制成鼎彝祭器。由礼部尚书吕震会同各臣遵旨从《宣和博占图录》、《考古图》诸书中所绘的铜器中选出88种,又在宫内所藏宋代柴、汝、官、哥、钧、定等窑瓷器中.选出样式典雅者29种,共计117种,有鼎、炉、鹤、鬲、簋、簋等器。彝是泛指祭祀的用器,这些鼎彝后来世见以炉为多,所以只称“宣镕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