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与“前”同音,古代货币的形态多为方孔圆形币,钱中有眼,因此,在古人看来,钱币就有了“眼前”的含义,如果钱币上铸有福禄寿的图案,那便是“福禄寿在眼前”的意思。也正因此,在我国古代货币中出现了一类奇葩———被称为“花钱”的民俗钱。
民俗钱又称“花钱”“厌胜钱”或“压胜钱”。外形常与当时的古钱相仿,但却不能流通。花钱的图案五花八门,所展示的内容丰富,是不同时期民俗的缩影,并有如:祈福、镇库、馈赠、祝福、玩赏、配饰等众多类别,映射出百姓对幸福安康、前程锦绣的美好期许。
正德通宝,是我们常见的钱文花钱之一。正德是明朝明武宗朱厚照的年号。明末,民间讹传正德皇帝是真龙转世,佩带正德钱渡江可免风浪之危。于是民间纷纷大量铸造“正德通宝”花钱。至清代中后期、民国初年铸造的最多,数量当以万计。其形制大小、工艺和材质各不相同,多以黄铜为主,背面铸螭龙纹、龙凤纹、牡丹图等,表示吉庆如意,故“正德通宝”属喜庆钱之一。
近日,众凯国际有幸征得“明代正德通宝珍珠地金漆宫钱”一枚,该枚钱币直径2.5厘米,钱币正面铸“正德通宝”四字,文字宋体,背面铸文为满文。文字美观大方,锻造十分精巧,色泽铜黄,且“珍珠地”版本特别稀少。雕刻精美,古朴雅致,品相精良,是明代此类花钱中的上品。
投资钱币有很多途径,精美的钱币历来都受人追捧,特别是市场少见的钱币。因工艺难度大、艺术价值高,且传世量减少,如买到真品,有较大的升值空间。正德通宝珍珠地花钱与其他种类的钱币相比,由于当时不属于流通币,因此传下来的非常少,现在收藏人群对花钱的认识越来越清楚,近年价格也是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