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适宜、优质、经济高效的草种是草坪建植成败的关键之一,草种选择得正确与否对建坪及成坪后草坪品质、功能和管理有很大的影响。不同草种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不同,对气候、土壤等条件要求差异很大,因而科学地选择草种就成为建植优质草坪的关键所在。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因而在选择草坪草种和品种时,应根据当地所处的大气候带,结合区域小气候、土壤、用途以及技术等条件进行选择。大致来讲,我国的气候区域可分为北方寒冷气候区、过渡带气候区、温暖潮湿气候区、热带亚热带气候区、青藏高原气候区和云贵高原气候区等。
北方的寒冷气候区又可分为寒冷潮湿带、寒冷干旱带和寒冷半干旱带。寒冷潮湿带大致在北纬40°-48.5°,东经115.5°-135°之间,重要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不部分地区以及内蒙古通辽市的东部等地。这些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毫米,冷月平均气温-20℃至-6℃,热月平均气温9℃-21℃,空气平均相对湿度冷月为42-77%,热月为72-80%。冬季漫长而寒冷,多有积雪覆盖,昼夜温差较大,夏季凉爽,多雨,空气相对湿度大,春秋季时间短。除了冬季较为寒冷之外,这里的气候条件对冷季型草坪草的生长发育非常有利。适宜种植的草种有紫羊茅、硬羊茅、细叶羊茅、草地早熟禾、匍匐翦股颖和日本结缕草等。在辽宁东部沿海和南部地区,还可种植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和草坪型白三叶等。用于公路绿化、固土护坡时,也可种植冰草、无芒雀麦、坡碱草、老芒麦和碱茅等。播种季节多在春末夏初或夏季,建植草坪时一般应具备良好的灌排系统,否则,较难建成高质量的草坪。虽然该地区夏季湿度较大,但气温并不是很高,高温天气持续时间也不长,这种气候条件不利于病虫害的发生。
寒冷干旱带大致在北纬36-49°,东经74-127°之间,主要包括新疆大部分地区、青海省北部、甘肃省西北部、陕西省榆林大部分地区、内蒙古绝大部分地区以及黑龙江省嫩江县和黑河市以北地区等。这些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100-510毫米,冷月平均气温-26至-6℃,热月平均气温2-22℃,空气平均相对湿度冷月为35-65%,热月为30-73%。气候干燥炎热,冬夏季节冷热变化剧烈,风大,沙暴频繁,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大部分地区少于300毫米。光热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日照百分率高,太阳总辐射量大。除了该区域东北部冬季极其寒冷的地区外,绝大部分冷季型草种均可种植。日本结缕草、野牛草和抗寒性较强的一些狗牙根品种(如新疆农业大学选育的喀什狗牙根)等暖季型草种也可生长良好。由于干旱、缺水,因而是我国土壤三化现象严重的区域,也是生态治理的重点区域。在选择草种进行绿化、防沙固沙、防治水土流失时,抗旱是首要因素。种植草坪需要有一定的灌溉条件,完全靠自然降雨来建植和管理高质量的草坪不太现实。
近年来,全民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草坪作为整体环境绿化的底色,其对环境绿化美化的重要功效已被人们普遍认可,草坪草种的引种数量成倍增长,越来越多的绿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草坪业已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
正确的品种选择是草坪建植成功的一半,选种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气候环境适应性原则
气候环境适应性原则是草坪草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根据植物对气候条件和生存环境的反应,可以将草坪草划分为冷季型和暖季型两大类。
冷季型草坪草的适生长温度为15℃~25℃,其生长主要受到高温胁迫、极端气温的持续时间及千旱环境的制约。冷季型草坪草主要适宜种植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和华东、华中等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及长江以南的部分高海拔冷凉地区,其主要特点是绿色期长,色泽浓绿,管理需精细。可供选择的种类较多,包括早熟禾属、羊茅属、黑麦草属、翦股颖属、雀麦属及碱茅属等十几个属的40多个种的数百个品种。
暖季型草坪草适合生长温度为25℃~35℃,其生长主要受极端低温和持续时间的限制。适宜种植在热带及我国的亚热带地区、中部温带地区,其主要特点是耐热性强,抗病性好,耐粗放管理,多数种类绿色期较短,色泽淡绿,可供选择的种类较少,包括:狗牙根属、结缕草属、画眉草属、野牛草属等十几个属20几个种的近百个品种。
随着我国草坪业的不断发展,投入其中的科技力量逐步增强。近年来,在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草坪品种适应性研究的试验小区,为选择适宜的草坪草种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我国有关科研院所及较大的企业相继从国外引进了数百个草坪品种,进行了品种适应性的多层次、多渠道的筛选。草坪草种气候环境适应性原则已被普遍接受。优势互补及景观一致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