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秋柿子苗:该品种果实很大,平均单果重达230克,大果重达368克,高馒头形,橙红色,果实扁圆形,外观漂亮,果肉细腻脆点。丰产、果大、果面无纵沟,品质上等。结果早,结实力强,10月初果实成熟,果肉均一,无褐。肉质酥脆,口感甜爽,汁多味浓,酥脆,可溶性固形物达糖度达24%,品质很好。是近年育成的少有的大果,完全甜柿品种,有很高的商品性。对内膛枝组应有缩有放,注意,对过高、过长的老枝组要及时回缩,下部发生更新枝,对短而细的枝组应先放后缩,枝量,促其复壮。
柿子苗深翻树盘蓄水保肥:每年深翻树盘2次,第1次在春季3—4月份;第2次在果实采收后至封冻前。深翻范围从树干至树冠边缘树干附近稍浅向外渐深以防伤根。树盘覆草:想要改良土壤养分、水分状况可通过树盘下覆草是,这是柿树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之一。还可以减缓树盘下地温剧变达到保持土温的目的;选砧木距地面5-10厘米,外表光滑无节处横切一刀,不伤木质部为度,再从横切口向下纵切长1.5厘米,深度同横刀口,使呈丁字形,然后用刀顺纵切口左右撬开皮层。柿子苗栽植籼密度平地可建成片柿园或实行柿粮间作;丘陵、山地窄面梯田可沿梯田等高栽植,宽面梯田可在梯田外沿栽植,实行柿粮间作。成片柿园平地沃土株行距5mX7m或6mX8m,山地瘠薄土壤株行距4mX6m或5mX6m。平地柿粮间作株距6m,行距20~30m,行距大些便于间作物的生长。二次根外追肥宜在采收前30~15天进行,每10天左右喷一次,每株喷0.1%的钾,连喷2次,根外追肥,能有效促进叶片生长,光合作用及营养的吸收、运输和转换,果实成熟及果实。
剪截各级主、侧枝,留饱满外芽,继续向外延伸,以期大于50厘米的长枝;疏除骨干枝上直立的竞争枝、密生枝及膛内影响光照的交叉枝;对树冠内新萌发的较为、方向和位置的徒长枝,要缓放。小水库的作用,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为根系生长吸收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春季要浅刨树盘,疏松土壤,刨后耙平保墒。雨后或后,特别是干旱时,要经常中耕忪土以土壤水分蒸发。各地实践证明,柿园地面覆草,对保持土壤水分、地温、增如上壤有机质、促进根系生长、壮树增产有显著作用,尤其在山旱地,应大刀推广。发育枝的修剪;对过密枝和中庸枝缓放不动, 易转化为结果枝,较弱的结果枝结果后顶部不再形成花芽,密者疏,有空间者保留,采取留橛短截,基部副芽抽枝更新复壮。株距很近、联片栽植的树木,如绿篱、色块、灌木丛等可将几棵树或呈条、块栽植的树木联合起来集体围堰称“作畦”。
太秋柿子苗:该品种具有早熟,树势强,结实力强等特点。果实8月中旬开始着色即可食用,成熟期9月上中旬。果实扁圆形,橙,果顶部有细条纹,果形端正,单果重200g左右,果肉橙,无褐,肉质脆嫩,可溶性固形物15%左右,种籽少或无,品质优。不耕地,实行免耕法,可防伤根、透风、倒秧死树,11月上旬浇冻水,防寒越冬,秋季不旱可免浇。嫁接后的子苗要及时栽入已整好地的苗圃温床畦内,要用高床栽植,施足底肥,深翻细耕,整平床面,畦宽1.2-1.5米,长10米左右。柿子树属深根性树种,应扩穴改土增施肥料才能树势旺壮。投产柿树在冬季要扩穴改土,穴长1-1.5米、宽0.4米、深0.4-0.5米。回填表土时,株施土杂肥100-150公斤或猪牛粪干50公斤或蘑菇土100-150公斤或1-1.5公斤钙镁磷肥等,与表土混匀后填入下层,穴面用园内表土填平.也可深翻改土即有机肥撒施在树冠滴水线处,然后在须根际处深翻20厘米。
柿子苗通过嫁接繁殖,柿子苗是强阳性树种,耐寒。喜湿润,也耐干旱,能在空气干燥而土壤较为的下生长。忌积水。深根性,根系强大,吸水、吸肥力强,也耐瘠薄,适应性强,不喜砂质土。但较能耐瘠薄,抗旱性强,不耐盐碱土。潜伏芽寿命长,更新和成枝能力很强。树冠开张,叶大光洁绿树浓影,夏可遮荫纳凉;入秋碧叶丹果,鲜丽悦目,晚秋红叶可与枫叶比美,也是一种优良的观赏树木。
应从定植穴处逐年向外进行深耕,深度以60~80厘米为宜,但须防止损伤直径1厘米以上的粗根,幼树生长较慢,行间土地可间作豆科作物或绿肥。先按行距40~50cm开沟,株距按15~20cm点播,点播时两条合缝线平行于地面,深度以果上距地表3~5cm为宜,覆土后压实保墒,播种量100kg/亩左右,产苗量7000~8000株/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