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管理的预防与保障措施
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策略关键在预防和持续改进,预防为主的思想是整个安全管理的指导思想。
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组织
进行长效稳固的安全管理,就需要建立安全管理组织,使安全管理活动有系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达到有效监督和控制安全问题的发生。基层医院护理安全管理体系由护理部主任→病区护士长→基层安全管理人员组成。真正做到每个环节有人抓,每个层面有人管,周有小结,月有总结,年有分析报告。
健全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建立健全各级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加强监管控制力度定期检查、总结、分析、反馈安全信息,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案。
加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加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是防范护理安全缺陷的根本。护理工作中出现的缺陷,是给药错误、执行医嘱错误、观察病情不及时等均,与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有关。因此,要经常加强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教育,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使每一位护理人员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警觉性。
增强护士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护理管理人员应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加在职学习和技术训练,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水平和操作技能。学习新业务、新技术,还需要具备急诊急救技能,包括抢救知识、抢救技术、抢救药物的使用、抢救仪器的操作。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重视心理护理,了解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创导“我的病人我负责”,掌握病情,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开展系统化、预见性评估(改善交班模式),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宣教和沟通工作、实行人性化服务和人性化的护理管理薄弱环节的管理。
改善护理基本设施 增加安全防患意识
改善病室布局,调整与创造病区合适的工作环境,避免干扰因素。如病床加床档,走廊厕所墙壁加扶手,地面加防滑设施防止病人跌倒,长期卧床病人用气垫床,对容易造成损伤的护理措施,如使用热水袋、止血带、引流导管、输入刺激性强的化疗药物等在患者的床头挂警示标志,以唤醒护理人员的注意力。加强医疗与护理的配合和协调,加强科室间的沟通与交流。并严格按照临床需求,合理配足护理人员。实行人性化管理,弹性排班,以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激发其工作积极性,让护理人员在轻松的心态下去工作,能有效减少各类差错事故的发生。
尊重和维护患者权利
尊重患者,充分的护患沟通,理解与谅解患者,维护患者的合法权利,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是减少缺陷和医患纠纷的基础。制定维护患者相关权利的制度和医疗规范,保护患者的隐私、宗教信仰自由、医疗权、知情权、决定权等。特殊治疗护理措施前均提前告知患者和家属,取得病人同意。护士主动巡视关心患者,尽量满足病人需求,尊重探视人员,为患者提供有关信息,鼓励病人参与自我照顾,帮助其恢复自信心和自护能力。
通过以下联系方式联系,校车免费接送
联系人:陈老师
手机8
地址:岭校区:渝中区鹅岭正街186号
沙坪校区:沙坪坝壮志路2号(西政校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