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奔马图收藏价值

  • 发布时间:2018-11-22 11:22:21,加入时间:2018年09月21日(距今2415天)
  • 地址:中国»广东»深圳:深圳市龙华区梅龙大道142号 大唐时代大厦A座70
  • 公司:深圳市永道拍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陆建,手机:18665868536 微信:Lu79582 电话:0755-23778513 QQ:1293225870

马在中国绘画史里曾经一群又一群地奔鸣不已。汉代的画像砖和画像石上已有马的形象了,而唐人曹霸、韩擀,宋人李公麟,元人赵孟頫、任仁发等大师将“马”带入绘画史的高峰。纵使在当代,曹胄和老甲两位也不甘示弱。但是,最令我感兴趣的是徐悲鸿那种一马当先的气势非凡的“马”。事实上,“马”已与徐悲鸿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徐悲鸿是中国当代杰出的画家,卓越的美术教育家。他出生于江苏宜兴,幼年随父学画,后赴巴黎入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校,精研素描与油画,并先后去英、德、法、意及瑞士观摹学习,吸取了不少世界艺术精华。他擅长中国画、油画,尤精素描。

徐悲鸿画马,堪称一绝。他很喜爱马,最早也是以画马闻名的。

《奔马图》这件作品是画家徐悲鸿在1948年赠给史学家邓蜀生的礼物,“徐悲鸿的《奔马图》作于1948年初冬,其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三大战役,傅作义部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提议,北平和平解放在即。

徐悲鸿幼年就喜欢画画,但他第一次画的并不是马,而是虎。那是他父亲给他讲《论语》时,当讲到“卞庄子之勇”一句时,小悲鸿不禁问道:“卞庄子有何勇­”父亲回答:“卞庄子能刺虎。”于是小悲鸿对虎发生了兴趣,央人为他画了一只虎,并津津有味地照着描画起来。他父亲发现后,指着他画的虎含笑说:“你这画的象条狗呵!”。

徐悲鸿十三、四岁时,因家乡连年大水,随父亲出外。他父亲在无锡、常州等地以鬻字卖画为生。于飘泊流浪中,徐悲鸿搜集强盗牌(老刀牌)香烟盒中附送的马、牛等各种动物图片多种,照着描画。后来又对着实物或标本写生。

他十九岁左右, 在上海学画。 在生活无法维持下的情况下,他画了一幅画,寄给审美馆馆长高奇峰。这幅画,不是人物、花卉、翎毛,而是画的一匹马,过了几天,回信来了,对他的画大加赞赏,说:“虽古之韩干,无以过也。”审美馆并将这幅马制版发表,这是徐悲鸿画的马第一次制版。

在徐悲鸿笔下的马,赋予了画家自己的个性和理想。马,在中国人心目中始终是人才的象征,民族振奋的象征,执着于现实的徐悲鸿翻来覆去地画马,正是有所感而发,尽抒胸臆。

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后,徐悲鸿先生在不少画中寄托着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当时他在画马题诗中有哀鸣思战斗,回立向苍苍,秋风万里频回首,认识当年旧战场等句。抗日战争爆发后,徐悲鸿携带着自己的作品四次去南洋,先后在香港、新加坡、加尔各答、吉隆坡、摈榔屿,恰保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并将售画所得,全部捐献祖国救济难民,而他自己生活则非常俭朴。、

徐悲鸿在北京故居,欢快地挥动墨汁淋漓的画笔,只用了十几分钟,便画出了一匹栩栩如生、四蹄腾空的奔马,并题写道:“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平”。这充分表达了画家对新中国诞生的神情和发自内心的真诚喜悦。

1953年,在抗美援朝时,徐悲鸿为了表达自己对志愿军的敬意,画了一匹奔腾的战马图寄往前线,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战员。画面上战马那骁勇的神态仿佛有一种冲锋陷阵、不可阻挡之势。据说,当志愿军战士看到这幅画时,都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直到他一九五三年逝世前,还画下了最后一幅四蹄腾空的奔马,以表示解放后新中国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景象。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