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玉器

元青花的势头

  • 发布时间:2018-11-24 13:19:38,加入时间:2018年07月19日(距今2144天)
  • 地址:中国»江苏»苏州:中华园西路99号新江商务大厦
  • 公司:江苏鉴宝斋拍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李先生,手机:18621868113 微信:L_H_J_GW 电话:0512-57781770 QQ:522725788

我们知道,今天青花瓷中最古老、最值钱的是元青花,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全世界元青花最多的国家并非中国,而是伊朗和土耳其。如果你想看元青花藏品,应该去德黑兰博物馆或者土耳其的国家博物馆。

为什么全世界都很容易喜欢上青花瓷呢?有人说是雅俗共赏。雅俗共赏的东西很多,在瓷器中美国名瓷Lenox和德国麦森都符合这个标准,但并非全世界都会喜欢。

青花瓷受到世界各国的喜欢,主要因为它是多元文化的产物,在青花瓷中融入了各种文明。

青花瓷是一种白瓷,出现在元代,为什么它没有出现在技术已经成熟的宋朝呢?

在宋代,虽然定窑的白瓷已经烧制得非常好了,但是它依然成为不了上流社会的主流瓷器,因为宋代士大夫的审美观认为“白不如青”,他们喜欢青瓷中那种“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一点点颜色的变化和差异。因此,在宋代是不会发明青花瓷的。

而到了元朝,青瓷和白瓷的地位就颠倒了过来,因为蒙古族人崇尚白颜色,比如他们住的蒙古包都是白色的,很多服饰也是白色的(而白色对于古代的汉族人来讲是丧服的颜色)。这样,青花瓷的底色就定为了白色。

而欧洲人由于同样欣赏不了青瓷那种因细微颜色差别而产生的美感,也倾向于使用白瓷,今天他们依然为能够将瓷器烧得纯白无杂质而自豪。至于青花瓷白胎底上的颜色为什么是青蓝色,这就与元朝的历史有关了。

历史上,元朝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朝代,蒙古人的足迹遍及欧亚大陆,并且在征服南宋之前先征服了阿拉伯地区。和历史上大多数征服者一样,他们对待先被征服的民族的态度明显比对后被征服者的要好。

在元代,西亚的穆斯林们(色目人)的地位,比中国北方的汉人(被称为汉人)和南方汉人(被称为南人)的地位要高很多。

当时,有超过100万的穆斯林涌入元朝来经商和从事生产,元朝受穆斯林文化的影响要远远高于受汉文化的影响,而蓝色恰恰是中东穆斯林喜欢的颜色。

在干旱的中东地区,水是最宝贵的资源,因此,在伊斯兰文化里,天堂是充满水的世界,是蓝色的。

于是,蒙古人和穆斯林喜欢的两种颜色——白色和蓝色,就构成了青花瓷的基本元素。

不仅青花瓷的颜色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就连它的颜料最早也来自于皈依伊斯兰教的波斯。

元朝秉承了宋朝开放的国策,大量的波斯商人直接来到中国采购瓷器,青花瓷从一开始就不是针对中国一个市场的,而更多是针对西亚乃至东欧市场的。

于是波斯商人将钴蓝颜料带到中国,这些商人不仅是中国瓷器的消费者和中国文化的传播者,而且直接参与了青花瓷的设计与监制。

在元代,景德镇属于浮梁县,朝廷在景德镇设置“浮梁瓷局”,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开创了景德镇“官窑瓷”的烧造历史。

而据当地史料记载,那里很多的地方官都是中东人,他们按照伊斯兰教的喜好,提出烧制具有异国风味的造型、装饰和图案的要求,于是景德镇的窑工们便采用把波斯“蓝”与中国“瓷”融合在一起的方案,烧制成具有多重文化特色的青花瓷器。波斯商人在带回瓷器的同时,也带去了中华的文化。

身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人有着非常豪放的一面,因此他们制作的青花瓷器均为体积硕大、层次丰富的大件,和宋朝那种“汝瓷无大件”的风格正好相反。在纹饰上,元青花采用密集的纹饰,这又与汉族士大夫的审美截然不同。

中国传统的汉文化在绘画上讲究留白,以体现一种空灵的美,即使画花卉,也以梅兰竹菊这些淡雅的花卉为主。而蒙古人性格豪放,不受汉文化的约束,体现在青花瓷上就是十分丰富的纹饰题材。

蒙古人尤喜牡丹、芍药这样大富大贵的艳丽花卉,所以,在元青花中牡丹的图案非常多见,和蒙古人性格类似的欧洲人也喜欢大富大贵的花卉。

更有意思的是,元青花瓷器上大量采用了在中国绘画作品中很少见的葡萄藤图案,这完全是融合了古埃及、希腊和西亚诸多文化的特点。

当然,元青花的图案中也少不了汉文化的元素,比如松竹梅兰、竹石荷叶、如意云头、龙凤鱼藻、花鸟草虫等。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