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中的“珍稀”品种:粮票面值特大或特小,早期粮票,带有政治色彩,军队专用粮票,另外粮票带水印及特殊水印等。
权衡粮票中的珍与稀,作为一个收藏爱好者,上述几点应是重点。小的是5钱粮票,讲土一点,就是一口饭的份量。大的粮票上千斤,但它局限于军队粮票,地方上的大额面值,我没发现。
早期粮票是5O年代之产物,由于时间长达数十年,存世量确实不多,而突显其珍贵。
60年代中后期,带有政治色彩,票面印有伟人语录。这些粮票相对存世量很少,时间长,消耗大,现价值相当可观。
军队是国家的重要单位,其神秘性,威严性,专用性,它流入社会的数量极小。所以军队粮票是收藏爱好者,一票难求之珍品。物稀而贵,其价值一升再升。
票中带有防伪水印,是从60年代使用的。66年全国粮票5市斤,空心五星水印带麦穂很珍贵。另北京市2市两带水印,其价值更高。
核心提示: 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85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 中国最早实行的票证种类是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
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85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 中国最早实行的票证种类是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粮票作为一种实际的有价证券,在中国使用达40多年,40年前粮票依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命根子”。居住在城市的人们,没有它,就得饿肚子。改革开放后,随着粮食产量的提升,食物品种的日渐丰富,人们的餐桌开始丰盛起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收藏者的新宠。
1992年底,曾经伴随了人们37年的粮票,退出历史的舞台。此后,它逐渐演变成一种融合历史与文化的收藏品。一张张方寸大小的粮票,承载着时代的记忆,也记载了中国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的沧桑轨迹。
近两年在新加坡和欧美一些国家高价购买竞相收藏中国粮票中的珍品。随着时间推移,集粮热的升温,粮票收藏品市场也必将上扬。只要掌握好收藏粮票的基本原则,投资收藏粮票前景十分可观。粮票曾作为中国的第二"货币",在中国历时40年,它反映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有较为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这组粮票为1966年发行的全国通用粮票伍市斤,品相完好共20张,来自深圳天任拍卖行征集。对于粮票过了发行期,就不能再印制了,故有不可再生性, 现有的粮票随着不断的消耗、损坏,粮票的存世数量只会越来越少,粮票的不可再生性注定了它的价值只会越来越高,粮票的市场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送拍,全球顶尖拍卖公司,罗斯柴尔德,洛克菲勒,比斯特,只有拍不出去的价,没有拍不出去的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