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锭,中国古代货币,即熔铸成锭的白银。始自汉代,其后各代皆有铸造,但流通不广。至明代盛行,但不是国家法定银锭货币。至清,始作为主要货币流通。重量不等,因以“两”为主要重量单位,故又称银两。银两是法定通货,不仅民间交易收藏使用,官府收纳地丁捐税也使用。由此形成银两制度。
因朝代与地域而异. 举清朝为例, 最普遍是船形, 即常称之马蹄锭或元宝. 但许多省份却有各自的独特造形, 如四川的圆碗锭, 江西的方宝, 云南的牌坊锭, 和广东广西的砝码锭等等, 五花八门, 不胜枚举.银两在古时的购买力十分惊人, 在清代, 视乎银铜之行情, 一两纹银当值一千至一千五百枚铜钱之谱. 而曰用百货大多是三数钱而已. 所以普罗大众曰常都是用钱, 甚小用银, 或只用碎银. 只有大额交易或缴交赋税时方能派上用场. 更有甚者, 有人终其一生, 也不知银两为何物!银锭是经由银匠人手铸成, 不同于铜钱银币般倒模或机铸. 因此每一件银锭都是艺术品。
纵观古今,我国各个时期的古钱币经历了风风雨雨四千年历史的考验,源远流长,琳琅满目,而发展至今,古钱币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更是各个时代经济、政治制度、文化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缩影。
因清代以来经历了多场战争,珍稀的银锭损失严重,至今,数量已经极其有限。为此,众多收藏家都纷涌而至,银锭是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收藏价值的收藏佳品。其未来升值空间无可限量!
银锭市场情况
1、元·“兴国路”五十两银铤 RMB
2、唐·浙东端午进银一百两银铤 RMB
3、(1)清·“光绪二十六年 九月 湖北盐饷 官钱局”RMB
(2)清·广东广州十三行商铸关税银“道光四年 十月大隆 怡和”十两砝码锭 RMB
4、明·银作局五十两银锭 RMB
5、清·江西“同治伍年拾月 高安县 伍拾两匠高安”方宝 RMB 943000
6、(1)清·湖南“同治十三年十一月 长沙县 张秉文”五十两龟宝 RMB 920000
(2)清·江西“光绪年月 九江新关 永昌银号”五十两银锭 RMB 920000
7、“官钱局”五十两银锭 RMB 782000
8、清·湖北“江汉关 光绪三十年 协成号匠王松”五十两银锭 RMB 74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