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其它

青花瓷器汇揽

  • 发布时间:2018-11-29 09:55:13,加入时间:2018年10月12日(距今2409天)
  • 地址:中国»广东»广州:越秀区文德路东方文德广场A座23楼2318室
  • 公司:广州鉴藏艺术品服务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吴经理,手机:18620414426 微信:dd18872334426 QQ:1272533838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中华陶瓷工艺珍品。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清嘉庆·淡描青花飞天盖碗·武汉博物馆藏

清 乾隆 青花瓷狮子滚绣球纹鼻烟壼·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雍正青花花卉贯耳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觞期。人们能见到的标本有20世纪70—80年代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通过对扬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进行研究,并对唐代巩县窑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初步断定唐青花的产地是河南巩县窑。

唐青花经过初创期以后,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而是走向了衰败。

清 乾隆青花缠枝花卉盘·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乾隆·青花纸搥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康熙 青花鱼龙变化高足盘·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康熙 青花鲤跃龙门折沿盘·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康熙 青花罐·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

元青花的纹饰极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人物有高士图(四爱图)、历史人物等;动物有龙凤、麒麟、鸳鸯、游鱼等;植物常见的有牡丹、莲花、兰花、松竹梅、灵芝、花叶、瓜果等;诗文极少见。

清 康熙 青花瓷龙纹盖罐·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康熙 青花缠枝番莲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雍正 青花小罐·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嘉靖 青花云龙兽耳环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嘉靖窑 青花番莲大腹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清康熙时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峰;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发展而逐渐走向衰退,虽在清末(光绪)时一度中兴,最终无法延续康熙朝的盛势。

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从明晚期开始,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

明万历·青花缠枝莲纹葫芦瓶·武汉博物馆藏

明 万历窑 青花龙凤八方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正德窑 青花双龙红云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正德·青花阿拉伯文番莲尊·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弘治·青花蒜头团花纹瓶·武汉博物馆藏

明 弘治 青花梵文盘·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宣德 ·青花四季花卉纹盖罐·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宣德·青花鸳鸯戏莲罐·武汉博物馆藏

明宣德·青花缠枝莲纹菱花口盘·武汉博物馆藏

明永乐·青花缠枝花卉园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永乐 青花穿莲凤纹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永乐·青花岁寒三友纹铙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永乐 青花云龙扁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永乐·青花人物扁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洪武 青花穿莲夔龙纹高足杯·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罐·上海博物馆藏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武汉博物馆藏

明 永乐 青花刻蓝地白龙梅瓶

清 雍正 白地青花花卉天球瓶

清 乾隆 冬青釉青花花卉夔耳瓶

明 永乐 青花龙纹天球瓶

明 嘉靖 青花番莲八宝鼓式三足炉

清 康熙 青花番莲纹碗

(文章源圣盏堂收藏 版权属原作者)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