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币收藏中,明清钱币一直是比较热门的话题,这其中明熹宗天启年间所铸天启背十一两大钱,因钱币美观大气且存世略丰,藏家可求,而为人所青睐,是近年来钱币市场中比较受欢迎的一个品种。可关于其钱文中“十一两”三字,却令许多新入门的泉友困惑,搞不清究竟该如何断句释读。
天启二年设立了户部宝泉局,名“钱法堂”,从此由户部主管铸钱。这时全国形成了三个造币中心,分别为两京及四川地区,但天启三年(公元1628年),宦官魏忠贤专权,宦官乱政,滥铸情况又出现,地方钱局大量出现,因此所铸的天启钱版本极多,差异大。钱背文大量的出现记地,记局,记重等形式。
笔者今在此介绍的是自藏的一枚“天启通宝”背“一钱一分”小平铜钱。纵观是品,正面中央镌刻“天启通宝”四字,钱文古拙清晰;背面穿孔右“一钱”二字,穿孔左“一分”二字,以示币值。锈色深沉老旧,包浆一体自然,钱形制方正、呆滞,似无今之好事者仿造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