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玉器

如何鉴定陶瓷真伪和评估其价值

  • 发布时间:2018-12-02 17:29:44,加入时间:2016年07月03日(距今3305天)
  • 地址:中国»河南»郑州: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72号国际企业中心A座23
  • 公司:郑州利德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张,手机:15346568096 微信:a13303865451 电话:0371-53370558 QQ:3171789737

古玩古董鉴定 出手 交易 

古陶瓷鉴定有两种方法,一是凭借专业工作者的经验,依靠目测手摸等手段,鉴定古陶瓷的时

代、窑口和真伪。这种方法俗称为传统鉴定。其科学根据有三条:一是纪年墓出土的文物;二

是考古发掘的文化层;三是陶瓷本身的确切年款。根据上述三方面获得的陶瓷文物资料,对其

造型、纹饰、胎釉及工艺诸方面进行综合排比分类,摸索出规律。第二种方法是凭借科技手段

鉴定陶瓷的时代、窑口和真伪。如碳14,热释光、裂变径迹及化验胎、釉的化学成分等,其结

论不受人为因素干扰,客观而准确,代表着今后发展的方向,但其需要昂贵的科学仪器和精通

专业的科技人员方能完成检测,尤其是取样会造成文物破坏,这是文物鉴定中不能允许的。随

着现代科学水平的发展,无损测试的各种仪器已经问世,可直接测试陶瓷胎釉的化学成分及釉

面玻璃相的老化系数。虽然这些方法尚有待完善,但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如测试其胎釉

成分,如发现仿品中掺加的现代化工原料,可轻而易举地判断其生产年代。再如测试釉面玻璃

质的老化系数,再经排比计算数据,可判断器物的大概年代,再与其它方法和传统鉴定相结合

,则可鉴定出该器物的准确生产年代。

陶瓷鉴定主要有四项任务:一是断时代;二是识窑口;三是辨真伪;四是评价值。

一、陶瓷鉴定之断时代

断时代的要领是把握陶瓷的造型和釉色特征,根据造型和釉色可断定陶瓷的大概时代,如郎窑

红釉,一望釉色便可断定其上限为康熙时期产品,再如钴蓝釉瓷器,其上限肯定不会早于元代

早期。造型也是如此,如凤尾尊,其上限不会早于清初。再如棒槌瓶,其上限也不会早于清初

。还有梅瓶,宋代开始流行,宋、元、明、清历代都生产,但每个时期的造型曲线变化都不一

样,把握住每个时代标准器物造型的曲线变化,自能断定其时代。

根据造型和釉色的基本特征,要求鉴定者熟悉陶瓷史,尤其是博物馆展出的藏品及其所出的各

种图录,是学习陶瓷史的基本教材。近年兴起收藏热,各种收藏类书刊亦应运而生。但其中有

不少书刊商业味过浓,又非专业工作者所编,谬误连篇,误导读者,害人非浅。故读者在选择

参考书时,一定要慎重。

二、陶瓷鉴定之识窑口

识别窑口即判定陶瓷的产地,其要领是把握陶瓷的工艺特征,胎、釉及修坯和烧成等,不同的

产地均有各自的特征。如耀州窑系产品,同是青釉刻、印花产品,但陕西耀州窑底足露胎处均

有褐色铁斑,河南地区产品则均为灰白胎;广西容县、滕县窑产品青釉则为铜绿。再如钧窑系

产品,山西浑源窑的红斑在碗内多为对称的十字形,其他窑口的红斑则不规则,而浙江铁店窑

则胎薄坚硬,与其他窑口的疏松的灰白胎有明显区别。还有明、清时的宜钧和广钧十分容易混

淆,釉色不好区分,但宜兴窑做工精细,胎质细腻。

总之,把握各窑口的工艺特征,是分辨窑口的关键所在。这方面的参考书目主要是各地区专业

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报告,如耀州窑、磁州窑、长沙窑、漳州窑、德化窑、建窑、龙泉窑及南宋

官窑,均有正式的发掘报告出版,其资料翔实,可资参考。

三、陶瓷鉴定之辨真伪

鉴定古陶瓷的真伪,还需要了解仿古陶瓷生产的历史。中国陶瓷史上仿古陶瓷生产可分为两大

类:一是仿古;二是作伪。

1、仿古

仿古代陶瓷生产,最早出现于元代。如元代仿宋代钧窑,南北方瓷区都有生产。再如元代霍县

窑仿宋代定窑,亦属仿古。但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元代的仿古也可看作是对前朝陶瓷生产的继

承和发展。而明、清时期的景德镇的仿古陶瓷生产,才是真正的仿古,它主要是仿历史上的诸

大名窑产品。如永乐时仿哥窑;成化时仿汝窑;清雍正、乾隆时仿官窑、钧窑产品等等。这些

仿品都仿得很成功,但大多署本朝款识,也有不署款的。此外,尚有明代仿明代、清代仿明代

、清代仿清代的产品。如成化有仿宣德产品的;嘉靖、万历有仿成化产品的;天启、崇祯有仿

宣德、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产品的;康熙、雍正、乾隆有仿永乐、宣德、成化、正德、嘉

靖产品的;清晚期又有仿康、雍、乾产品的等等。这些仿品大多署所仿朝代款识,也有少数署

本朝款识的。

上述这些仿古陶瓷多是应宫廷需要而烧制的官窑产品,工艺规整、质量精良,在仿古过程中还

有不少创新。鉴定这类瓷器要把握两个标准:一是被仿时代陶瓷的特征;二是仿制时代陶瓷的

特征。只要把握这两条原则,反复比较,自可识其真伪。如宫中旧藏成化盖罐,其盖多为雍正

仿配的,二者外观近似,但雍正仿品釉色略偏青,成化则釉质滋润,仔细观察就会看到二者的

微小差别。

2、作伪

陶瓷作伪不同于陶瓷仿古,二者在方法和目的上有本质的区别,虽然作伪也需要仿古,但因为

作伪的目的是为了骗人、赚钱,所以,其方法亦被铜臭熏染,使艺术价值遭到可耻的践踏。

陶瓷作伪起源于清代末年,到民国时期最盛;进入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又掀起一股新的浪潮,

大有超过民国之势。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华大地上进行

疯狂的掠夺。文物珍宝当然不能逃脱此厄运。但传世品和出土文物毕竟有限,于是乎,专门制

作假古董的行业便应运而生。从清末到民国期间,假古董作了多少,至今没有人能统计出详细

数字。但在本世纪七十年代,国外发明了热释光断代法,用这种科学方法测定,国外某个收藏

中国唐三彩甚多的有名的大博物馆,其唐三彩几乎全是伪品。由此可窥,作伪数量之一斑。

四、 陶瓷鉴定之古陶瓷价值的评定

古陶瓷鉴定的最后一项任务是评定其价值,这项任务是鉴定中最重要的。评定价值要把握四个

方面:一是科学研究价值。如扬州唐城遗址曾出土过几件唐代巩县窑的青花瓷片,虽然仅有几

件残片,但对研究青花的起源有重要的意义,其科学研究价值很高,所以这几件残片的身价也

随之而高了。再如长沙窑出土有铜红釉彩资料,完整无损者甚少,但对铜红高温釉颇有科研价

值,故也十分珍贵。二是艺术价值。如青海柳湾出土的舞蹈纹陶盆,随已残破,但纹饰对研究

原始社会的艺术有重大意义,所以也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再如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磁州窑马戏

纹枕,是研究宋代民俗和杂技史的重要参考资料,枕虽修补,但仍是国宝级的重要文物。还有

明清民窑青花,虽有的仅是残片,但潇洒的画意,令许多艺术家叹为观止,也颇有研究价值。

三是历史价值。许多纪年墓出土的陶瓷,因为有纪年可证,造型、纹饰均可作历史研究参考,

所以其价值均非一般陶瓷可比。如元青花中的所谓“至正十一型”就是因为器身本身有纪年可

证,为研究元青花立下了汗马功劳。再如汝窑传世品中刻“奉华”款识的,奉华为宋代宫殿之

一,可证明汝窑瓷器确属宋代产品,在汝窑确切窑址未发现前,它的历史价值远远大于其他汝

窑产品。四是经济价值。这方面在国内过去不太引人注意,因为我国长期没有开放过文物市场

,文物没有市场价格。在一般人心目中,仿佛凡是文物都价值连城。其实不然,文物的科研、

历史、艺术价值不同,其经济价值亦有别。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这个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注

意,如文物出国展览需由保险公司保险,而保险就要求定出具体价格。因此,我们评价古陶瓷

的价值时,也不可忽视其经济价值。如有些有些古陶瓷,虽然很完整,但因造型、纹饰均很平

淡,且传世品又很多,所以经济价值不高。景德镇青白瓷就是如此,在国际市场上流传较多,

经济价值较低,几十件青白瓷的价格,还不如一件定窑白瓷高。有些品种的价格属于不正常的

,如所谓“空白期”的青花瓷。陶瓷专家早就指出:空白期指的是没有带官款的明代官窑青花

瓷,而“空白期”的民窑青花瓷存世颇多,早已屡见不鲜。收藏者连这个基本概念都没搞清,

就糊里糊涂的炒起了空白期器物,竟也引起市场价格的暴涨。尤其是国内一些初入收藏行列着

,像争抢吉祥号似的,跟着抢购,但待人们都明白其中的学术含义后,其价格会按照其科研、

历史、艺术价格的自然规律,归到它们自已的定位上。

征集范围:

一:瓷器:高古瓷、宋代瓷器、元明清等瓷器

二:玉器:高古玉、明清玉等;

三:字画:名家名画、近现代字画等;

四:杂件:翡翠、田黄石、鸡血石、青铜器、古币、印章、错币等.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