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体外貌断纹较为特殊,蛇腹断未及琴两侧时被纵向的段纹打破,局部寓目有流水断的特征,几个偏向的断纹交汇在一起,泛起龟背形和不规则形断纹;琴底面局部细密的断纹聚合在一起又有梅花断形状,整体断纹形象很是富厚。此琴仲尼式,桐木斫,螺钿徽,岳山、承露、冠角、龙龈、琴轸、雁足皆紫檀制。琴身修长,琴面满布蛇腹断间牛毛、流水断。琴背长方形龙池、凤沼,项间镌刻“泠然”行书琴名,尚有诗文:“指会于心,雾起龙吟,静夜虚堂,妙音遨游。乐以象德,琴以修身。月明风静,座客谛听。穆穆和琴,至情动深,如彼清风,泠然经林。”抚之音韵静透,隐有泠然出尘之意,与琴名暗合。琴体生涯状态优异,虽履历过修复却未经破腹。琴体侧面断纹完整、上下连贯统一。从漆面的蛇腹断看来,断纹有凸起的剑锋,是因胎体胀缩所致,而蛇腹断之间的流水断与牛毛断则必须由时光去塑造。琴头、琴肩至琴尾的比例关系匀称秀美,有宋元气息。
广州聚德艺品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多年以来长期大量征集精品古琴,如果您手上有类似藏品需要出手、鉴定欢迎来电咨询(联系方式在上方)
古琴价格走高哪里拍卖好
古琴,又称七弦琴,是一件在中国历史上撒播了三千余年,至今仍在鸣响的古老乐器。古琴之于中国人绝不仅仅是一件乐器,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中,“琴、棋、书、画”向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自古不焚香不弹,不盥手不弹,不正坐不弹”,“四艺”之首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质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春秋时期,孔子亲爱奏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一直;战国时期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是广为撒播的韵事;魏晋时期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优”的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的绝唱……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古代文人士医生生涯的生动写照。
市场近几年古琴拍卖成交记录:
明万历益王监制「韵磬」仲尼式古琴----成交价:HKD424.80万----成交日期:2015年4月6日
明仲尼式“灵钟”古琴----成交价:RMB138.00万----成交日期:2011年6月5日
清乾隆仲民式诗文古琴----成交价:RMB67.20万----成交日期:2011年5月29日
云表龙璈古琴----成交价:HKD230.00万----成交日期:2013年5月26日
明仲尼式古琴----成交价:RMB506.00万----成交日期:2016年11月3日
明仲尼式“铁鹤舞”古琴----成交价:RMB241.50万----成交日期:2015年6月6日
清乾隆白玉雕古琴形臂搁----成交价:RMB63.25万----成交日期:2011年5月22日
清乾隆仲民式诗文古琴----成交价:RMB67.20万----成交日期:2011年5月29日
清冰如旧藏凤势式古琴----成交价:RMB59.80万----成交日期:2015年11月14日
明宣德灵机式“雷雨”古琴----成交价:RMB207.00万----成交日期:2014年6月2日
古琴的价格未来还会上涨吗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的传统乐器,至少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古籍纪录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1-2];可见古琴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湛。琴仲尼式,面板桐木斫,鹿角霜灰胎,髹栗色漆,徽位以螺钿镶嵌。七弦上起承露,经岳山、龙龈,转向琴底的一对雁足。岳山、承露、冠角均为紫檀制。琴头侧端,设凤眼及护轸。琴底龙池、凤沼均作长方形,上山下泽漫衍。底板刻隶书琴铭,原有描金。项间刻琴名“幽谷啼莺”,龙池下方镌诗文:“尔觅我知音,我觅尔同心。高山邈流水深,吁嗟乎。阳春白雪听者谁?聊以适我情,夫何贵乎声音澈层岑”。此琴佳木良斫,形制正经。
------ 专业权威鉴定,正规拍卖,私下交易(现有着名博物馆委託本公司征收精品到代的古玩艺术品,现代艺术品}私下展览展销会 联系人:钟经理(古玩高级照料) 我们恳切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以保障成交为宗旨,为您提供古玩艺术品交易、古玩艺术品的展览、古玩艺术品的推广、古玩艺术品鉴定,古玩艺术品评估,古玩艺术品市场分析。帮您制订合适的藏品出手方案。 ----
帖子中不能涵盖所有信息,所以有藏品想估价、出手的可电话咨询。(联系方式在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