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读他的文字,无论是历史地理还是文献学、古代史,总是让人能从中得到文字之外的收获,尤其是版本目录学的造诣,发乎自己的心得感悟,突出容易被人忽视的常识。新近幸运地获读辛德勇先生新出的《那些书和那些人》(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10月)一书,再次真切地产生了如获至宝之感。文字中流淌出的淳朴率真的人情、温暖动人的人性,以及无处不在的古典传统文献专业基础知识及传统文化的光辉,让自己被世俗熏染的心,渐渐宁静下来。其中很多自己平时没有在意和掌握的古籍版本及流传、目录源流及衍变等在书本上未能学到的、功底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每每从辛先生平实自然的叙述中,多获教益,时有肃然起敬之感。
开篇读来“闲情逸致”一词,忍不住以为这是辛先生在学术研究之外写的一本风花式随想,或是读书心得等类的散文集,窃以为先生文风大改,心情瞬间愉快松弛下来。但接下来的文字,虽确实是轻松写意的随笔,却陡然间感受到“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处处是老师”的真谛。自己虽然一直留心文献学的学习,也曾经在学习中做过一些地方古籍的校勘及粗浅的研究,但很多文献典籍的源流、目录、版本及其衍变因缘的“书衣之学”“目录之学”,却不是每个点都明白清楚。学海无涯中,自己学习的很多知识,多是一鳞半爪,文献学专业知识的零碎,不免让自己有了浅陋狭隘之感,读到书中不经意间就说出的非短期修为可达的文献整理及目录校勘方面的专业知识,多是自己此前未入门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