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农林渔牧 » 农药

杨梅枝枯病病症分析及杨梅枝枯病防治方法

  • 发布时间:2019-01-02 15:25:49,加入时间:2018年09月01日(距今2100天)
  • 地址:中国»山东»潍坊:潍坊市潍城区东风西街277号1号楼3-01-25
  • 公司:潍坊农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郑盼盼,手机:13563615013 微信:wxid-1aoeo9zv2o2f22 电话:0536-25634563 QQ:915372105

一、发病特征:

1,发病时先是枝梢部位的叶片急性青枯,后逐渐枯黄、褐黄直至枯死

2,发病初始时一般不落叶,大概在1-2个月之后才逐渐落叶

3,发病初期时,枝梢发黄不落叶,形成黄枯枝与正常绿枝相间的树冠;后期随着病害加重就形成黄枯树

4,顶枝和内膛枝均会发生,先是零星发病后逐渐扩展增多,有个发展过程

5,上部枯梢往往伴随着枝干韧皮部开裂、根系枯死,并且地下部根系死亡通常与地上部枯枝相对应

二、发生原因

1,杨梅是浅根性植物,根系浅、主根不明显,侧根、须根发达,

而适宜杨梅种植区域多是梅雨天气、雨量大,梅雨期结束后又持续晴天、烈日高温,根系生长逆境较重,极易造成根腐,从而导致吸收营养受阻,生长势转弱、引发病原菌侵染

2,挂果过多:使树体内的养分透支,采果后树体存留的养分不足,抗逆、抗病能力减弱,越冬会使树体受伤,易被菌源侵染

3、土壤状况不良:杨梅枝叶凋萎病是系统性病害,在发生枯梢的同时往往伴随着根腐,同时也影响着植株的根际环境,若在遇土壤粘重、板结、酸化,一是容易滋生有害菌的繁殖;二是使植株根系生长不良,吸收营养的能力减弱,导致植株生长势减弱,抗病能力差。

4、杨梅采果后果农会放弃管理,不再打药,而采果会造成大量的伤口,此时有正值高温多雨,凋萎病菌易大量繁殖和侵染。

三、防治办法

杨梅枝叶凋萎病属于生理性和侵染性叠加发生的系统性病害,病害的发生不但侵染叶片、枝梢同时也危害枝干和导致根腐,其发生原因也与植株的生长势弱、土壤状况不良、根际环境恶化等多个因素相关联,解决办法要系统性的多方面下手,一方面要杀菌、一方面要复壮树势等。总的防治原则为:医养结合、立体化用药、改良土壤。

医养结合:早防、重治;营养复壮。早防:要在2月上旬花芽萌动期就提早预防,此时杨梅树体代谢强,营养汁液运输活跃,病菌易繁殖、扩散。这时用药可以提前杀灭病原菌,降低发病率。重治:7月下旬多雨、高温是杨梅凋萎病开始爆发,在此高发期来临时或初显症时通过加大用药浓度、缩短用药间隔期来进行重治,一次性将病害控制住。营养复壮:杨梅枝叶凋萎病与树体的生长势弱有直接关系,通过给作物直接补充营养、提高其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增强酶促反应等以达到作物健壮、免疫力增强的效果。

立体化用药:因为杨梅枝叶凋萎病是系统性病害,上症后不但侵染叶片、枝梢同时也危害枝干和导致根腐,所以要喷雾、灌根、刷干等方式进行立体化用药。

改良土壤:使用生物菌、有机肥调节土壤,调节酸碱平衡、破板结、解除盐渍化、改善根际环境,有益菌增多抑制有害菌的繁殖、促进根系生长。

具体操作:

施肥:多用有机肥和生物菌肥,增加土壤有机质、保持土壤蓬松透气、改善根际环境,利于有益微生物菌群存活达到抑制有害微生物菌群的目的。

用药:青枯立克、靓果安、溃腐灵属中草药制剂,通过灌根、喷雾、等方式,树体吸收后可参与其营养循环,将潜藏在韧皮部的病原菌杀死并且其中的鱼腥草素可修复受伤组织,阻断病原菌的入侵途径,同时还含有多糖类、氨基酸类、多肽类等营养物质,可直接为作物补充营养,植物自身所需物质,参与代谢循环,增强作物生长势,提升其抗病抗逆能力

1,萌芽前:半个月至1个月用溃腐灵+有机硅+大蒜油喷雾,同时配合地力旺+青枯立克灌根

2,每次萌发新梢:靓果安+沃丰素+大蒜油喷雾1-2次

3,春梢生长期:靓果安+沃丰素喷雾2次

4,果实生长期:靓果安+有机硅喷雾2次

5,采果后:溃腐灵+沃丰素+地力旺(试用)喷雾,同时配合青枯立克+地力旺灌根。采果后造成大量伤口并且果柄处会有树液流出,都是营养物质,病原菌会借机大量繁殖,并从伤口入侵,用药一是可杀灭菌源;二是可修复伤口阻断病原菌的入侵途径,降低发病率;三是为植物提供多糖、多肽、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复壮树体,增强抗逆性。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