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在我国的历史可谓渊远流长。早在近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人的先祖就发现并开始使用玉石了
鉴定玉的标准,一般有以下几条:
一是看玉的比重。比重越大,玉越珍贵。
二是看玉的硬度。硬度越强者玉石越佳。
三是看玉的色泽。红的为翡,绿的为翠。翡和翠布满就可以称为宝石。当然玲珑剔透也是一个方面。
四是听玉的声音。脆者为佳,哑者为劣。
五是看做工。常言道:黄金有价玉无价。这句话并不科学。所有的玉都是论斤,论立方购买的。和艺术结合,才决定它的价格。
六是看玉的时间。玉有古玉和现代玉之分。古玉就是文物。现代玉就是艺术品。一块年代久远的古玉,价值可以连城。
一般所称中国"四大名玉",是新疆产出的"和田玉"、河南南阳产出的"独山玉",陕西蓝田玉和辽宁岫岩县产出的"岫玉"。
和田玉
和田玉在世界上久负盛名,和田玉琢制的中国玉器被誉为"东方艺术",为珍品收藏。在宝玉石界把和田玉作为世界软玉之首,它优良的质地,典型的成矿地质条件,优美的工艺,都具有世界性意义。和田玉由于它的优良玉质,几千年来在中华民族中形成了全民族爱玉、崇玉、尊玉的民族心理。几千年以来,美玉的质地、形状和颜色一直启发着雕刻家、画家和诗人们的灵感。软玉从七千年前的新石器开始流传,经久不衰,称誉古今中外,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以和田玉雕琢的精美玉器,具有独特的中国气魄、艺术风格和浓厚的东方民族特色,在世界上被誉为"东方艺术",是人类艺术史上的辉煌成就和世界文化艺术宝库的珍贵遗产。和田玉在我国有7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玉文化的主体。和田玉由于质地细腻,所以它的美表现在光洁滋润,颜色均一,柔和如脂,它具有一种特殊的光泽,介于玻璃光泽,油脂光泽,蜡状光泽之间,它以温润细腻的质地,纯净怡人的色泽,"体如凝脂,精光内蕴,质厚温润,脉理紧密,声音洪亮",在传统玉石中占据着首屈一指的地位。
和田玉中价值珍贵的首推“羊脂白玉”,羊脂白玉质地细腻,“白如截脂”,具有特别的滋润,给人以一种亲切温存的美感,是白玉中的品种。羊脂白玉自古以来受到人们追捧,非常珍贵。它不但象征着“仁、义、智、勇、洁”的君子品德,而且象征着“美好、高贵、吉祥、温柔、安谧”的世俗情感。目前出产在新疆的羊脂白玉最为著名,产出量稀少,价格昂贵。
独山玉
独山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有南阳翡翠之称,是一种重要的玉雕材料。产于河南南阳的独山,也称“南阳玉”或“河南玉”,也有简称为“独玉”的。独山是距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阳最近的省级森林公园,国家矿山公园和旅游风景区,出产独玉。
绿独山玉
绿至翠绿色,包括绿色、灰绿色、蓝绿色、黄绿色,常与白色独玉相伴,颜色分布不均,多呈不规则带状、丝状或团块状分布。质地细腻,近似翡翠,具有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表现不一,在商业上亦有人称之为“天蓝玉”,或“南阳翠玉”。矿山开采中,这种优质品种产量渐少。而大多为灰绿色的不透明的绿独玉。
红独山玉
又称“芙蓉红”。常表现为粉红色或芙蓉色,深浅不一,一般为微透明至不透明,质地细腻,光泽好,与白独玉呈过渡关系。此类玉石的含量少于5%。
白独山玉
总体为白色,乳白色,质地细腻,具有油脂般的光泽,常为半透明至微透明或不透明,依据透明度和质地的不同又有透水白、油白、干白三种称谓,白独玉约占整个独山玉的10%。以乳白色为主,有的带灰和粉红色的独山玉。
紫独山玉
色呈暗紫色,质地细腻,坚硬致密,玻璃光泽,透明度较差。俗称有亮棕玉、酱紫玉、棕玉、紫斑玉、棕翠玉。
黄独山玉
为不同深度的黄色或褐黄色,常呈半透明分布,其中常常有白色或褐色团块,并与之呈过渡色。
独山玉
呈暗褐、灰褐色、黄褐色,深浅表现不均,此类玉石常呈半透明状,常与灰青及绿独山玉呈过渡状态。其中浅色的比较好。
黑独山玉
色如墨色,故又称“墨玉”。黑色、墨绿色,不透明,颗粒较粗大,常为块状,团块状或点状,与白独玉相伴,该品种为独山玉中最差的品种。
青独山玉
青色、灰青色、蓝青色,常表现为块状、带状,不透明,为独山玉中常见品种。
杂色独山玉
在同一块标本或成品上常表现为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特别是在一些较大的独山玉原料或雕件上常出现四至五种或更多颜色品种,如绿、白、褐、青、墨等多种颜色相互呈浸染状或渐变过渡状存于同一块体上,甚至在不足1cm的戒面上亦会出现褐、绿、白三色并存,这种复杂的颜色组合及分布特征对独山玉的鉴别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岫玉
现为我国蛇纹岩玉石总的工艺名称。广义的岫玉包括辽宁岫岩玉、广东南方岫玉、四川会理岫玉、新疆昆仑岫玉和北京十三陵所产京黄岫玉等。狭义的岫玉则专指辽宁岫岩县所产的岫岩玉(简称岫玉)。它的颜色多种多样,但以白色、淡绿色为常见。它的硬度为比重2。5左右;油脂光泽或蜡状光泽;半透明至不透明,也有极少数为透明,与有机玻璃比较相似。国内主要的岫玉品种,有如下10种:
(1)岫岩玉:是由纤维蛇纹石和叶蛇纹石为主组成的致密块体,其颜色不下十余种,辽宁岫岩县是我国岫玉的主要产地。
(2)南方岫玉:简称"南方玉",主要产地在广东省信宜县,故又称"信宜玉"。是一种呈暗绿色至淡绿色的致密块状蛇纹岩。由于其有较美丽的绿色花纹,故适合作大型玉雕摆件。
(3)酒泉岫玉:简称"酒泉玉"或"祁连玉",是一种含黑色斑点和不规则黑色团块的暗绿色致密块状蛇纹岩。
(4)陆川岫玉:简称"陆川玉",是一种在黄绿色基底上常见有黑斑的致密块状蛇纹岩。产地在广西陆川县。
(5)昆仑岫玉:简称"昆仑玉",玉质与辽宁岫岩玉很相似。产地在新疆的昆仑山麓。
(6)会理岫玉:简称"会理玉",是一种外观似碧玉的暗绿色块状蛇纹岩。产地在四川省会理县。
(7)云南岫玉:是一种绿色的块状蛇纹岩,常含绿泥石。
(8)莒南岫玉:简称"莒南玉",是一种黑绿色的块状蛇纹岩,产地在山东省莒南县。
(9)京黄岫玉:简称"京黄玉",是一种黄色、淡黄色或柠檬黄色的蛇纹岩,产地在北京十三陵老君堂。
(10)都兰岫玉:是一种具竹叶花纹的块状蛇纹岩,故也称"竹叶玉",产地在青海省都兰县。翡翠硬度为7,比重3.33。矿物折光率:Ng=1.667,Np=1.654;重折率0.012。
常见的翡翠颜色有白、灰、粉、淡褐、绿、翠绿、黄绿、紫红等,多数不透明,个别半透明,有玻璃光泽。按颜色和质地分,有宝石绿、艳绿、黄阳绿、阳俏绿、玻璃绿、鹦哥绿、菠菜绿、浅水绿、浅阳绿、蛙绿、瓜皮绿、梅花绿、蓝绿、灰绿、油绿,以及紫罗兰和藕粉地等二十多个品种。
影响翡翠质量的因素很多,包括颜色、质地(结构)、透明度(水头)、裂隙、杂质等,影响翡翠成品的因素还包括加工工艺。在翡翠商贸中,将质地与透明度总称为"种",质地(结构)是指组成矿物颗粒的大小及粒度的粗、中、 细,包括玻璃地、冰地、豆地、干白地等。透明度(水头)是指透明程度。色是指颜色的浓、阳、正、和的程度。
紫色的翡翠,紫色俗称春色,紫色一般都较淡,根据紫色的色调不同,可分为粉紫、茄紫、蓝紫。
1粉紫:紫色中带微微粉色,质地比较细腻, 半透明,内部棉辞较多,在被做为底色使用时,称"藕粉地"。
2茄紫:紫色中带有茄子般的蜂红色,质地粗糙,肉眼可见其矿物颗粒,透明度较差,内部有大量棉绺。
3蓝紫:紫色中带蓝、质地粗糙,肉眼可见矿物颗粒,几乎不透明,敲击声音混浊,档次极低。
因春色淡,所以做戒面极少见,多用于大型雕件及小挂件。若是紫色深的,质地细的,透明度高的则十分难得,是高档货,成品价值上万,可到十五万人民币一件,深受欧美人喜欢。在选择春色翡翠时要避免黄光,因黄光会使紫色加深。
蓝花:
颜色绿中发蓝,呈绿蓝色,是透闪石化,阳起石化的外观表现。肉眼观察:色邪不正,透明度差,质地一般
,内部有大量脏黑,属于低档玉料,几元到几百元即可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