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袋是一种高强抗紫外线抗冻融耐酸碱的生态合成材料,是高新技术新型特种材料,具有高强抗UV 耐酸碱 抗腐
蚀 抗冻融 作可达到50年以上不降解,是真正实现了零污染。主要运用于建造柔性生态边坡。生态袋具有抗潮湿性
,不吸水,水分不会破坏袋子,袋子也不会变形,不溶于污染液体,是一种保护生态的好工具,很实用
生态袋由聚丙烯(PP)或者聚酯纤维(PET)为原材料制成的双面熨烫针刺无纺布加工而成的袋子。对抗紫外生态袋
的厚度、单位质量、物理力学性能、外形、纤维类型、受力方式、方向、几何尺寸和透水性能及满足植物生长的等
效孔径等指标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具有抗紫外(UV),抗老化、无毒,不助燃,裂口不延伸的特点,真正实现了零
污染。主要运用于建造柔性生态边坡。生态袋边坡防护绿化,是荒山、矿山修复、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河岸护坡,
内河整治中重要的施工方法之一。
心耕生态袋具有优异的物理及化学性能,这种特殊配制的材料可以抵抗紫外线的侵蚀,不受土壤中化学物质的影响
,不会发生质变或腐烂,永久不可降解并可以抵抗虫害的侵蚀,抗老化,无毒,抗酸碱盐侵蚀及微生物分解,只透
水不透土、对植物友善又可植被绿化;作为型边坡构件材料具有下述环境普适性优势:
生态袋是由聚丙烯(聚酯纤维)纤维材料的无纺布经同步机高强纱线缝制加工而成的具有一定物理性能的袋子,生
态袋无纺布的克重为120—160g/㎡范围内,常规绿色或黑色生态袋尺寸为:815×430毫米,生态袋的特点是耐腐蚀
、抗老化、无毒、不助燃、裂口不延伸、稳定性佳。
生态袋护坡原理:
在边坡防护工程应用中,将生态袋内装满土码砌到高陡边坡的外层,生态袋与生态袋之间用连接扣固定连接。生态
袋墙砌好后带草种的生态袋浇水后种子会发芽长出,也可往上面种植各种绿色植物,植物根系会加强生态袋紧密度
和连接强度,形成以植被护坡为主的生态袋柔性边坡。
1生态袋装填土壤要求:生态袋要把种植土装填到离袋口大约7~10cm处,并在装填过程中人工墩实,要将生态袋装
得尽可能饱满,达到生态袋装填后 的设计要求,以节约生态袋用量,并确保后期施工质量及效果。用于装填碎石的
生态袋要把碎石装填到离袋口大约15~20cm处,保证放置在基础上的生态袋表面平整,从而有利于整体结构的稳定
。
2生态袋封口要求:生态袋的封装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手提缝纫机封口和绑扎封口。本工程采用扎口绳封口
,生态袋封口应距离袋口10~15cm处。
3边坡基础处理要求:施工前先将生态袋工程基础范围内的树根、草皮、腐植土及淤泥等全部挖除。开挖的基
槽(坑)底要进行整平夯实。在安装生态袋前,对基础底面的地基土(岩)应进行承载力检测,当达不到设计值时
,可采用换填法(碎石土)进行处理,直到达到设计值,才可进行系统安装施工。
4生态袋码放或垒砌要求:生态袋的堆叠应采用“植生袋三角结构工法”进行逐层堆叠,堆叠过程中应严格采
用生态袋防护的附带锚钉及钉板作为联接扣进行加固,使生态袋和公路边坡形成永久的生态墙体。
5 后边坡与生态袋之间回填土的要求:回填土一般应采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若含有
机杂质过多,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 于50mm,含水率应符合规定(一般为16%左右)。夯实一般靠近生态袋部
分采用人工夯实的方法,一般采用木夯,每层夯实厚度不大于20cm,夯实度应达到85%。如果后侧回填土较宽,距离
生态袋 30cm以外的部分可以采用机械夯实,单层夯实厚度应不大于30cm,夯实系数应达到95%。
6生态袋表面种植要求:生态袋安装完成后,应尽快对生态袋表面进行种植,使植物尽快覆盖在 生态袋表面
, 减少因为紫外线照射而影响生态袋的工程强度和寿命,当绿化施工受限,生态袋暴露时 间不应大于十天,否则
应使用覆盖物或撒土对生态袋表面进行覆盖。
7给排水要求:应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降雨等相关水文资料设置相应的排水系统,以减少由于大量降水及地下
水浸润可能对工程基础、支撑面的破坏,从而危害工程安全。
8绿化要求:除了生态袋自身施工要求外,做好生态袋表面的绿化是非常必要的,绿化前生态袋必须保证 已经
夯实,并且生态袋的表面和袋内种植土不产生缝隙,然后进行人工洒水,使水均匀渗入生态袋内种植土的深度达到
10~15cm后方可进行绿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