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窑鉴定浅谈

  • 发布时间:2018-12-08 15:18:08,加入时间:2018年07月20日(距今2481天)
  • 地址:中国»江苏»苏州:昆山市中华园西路99号新江商务大厦
  • 公司:江苏鉴宝斋拍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刘经理,手机:17312682261 微信:L17312682261 电话:0512-57781770

       说起哥窑大家可能都很熟悉,甚至是脱口而出宋代五大窑口之一嘛!但是要细说哥窑特点可能就不是那么熟悉了。  前人论宋代五大名窑:“雨过天青话汝窑,如冰似玉品官窑,金丝铁线论哥窑,夕阳紫翠赏钧窑,洁白无瑕鉴定窑。”今天小编就和大家简单地说一下哥窑的特点:

        1、器型

     哥窑瓷器的造型多摹仿古代青铜器,这种设计思路源于中国古人的复古思想。特别是在宋徽宗以后,不少官府和民间用瓷都以商、周青铜器为楷模,复古之风从此连绵不绝,影响深远。常见的有三足双耳乳足炉、胆式瓶、贯耳瓶、八方穿带瓶、弦纹盘口瓶等,也有盘、碗、洗、罐之类。

      2、胎釉

      由于烧造哥窑瓷器的土质含铁量较高,胎体大都是紫黑色或棕黄色,烧成的瓷器由于口部边缘釉薄,隐露胎色而呈紫色,底部未挂釉处显现出铁黑色,故又有“紫口铁足”之称,这也是大家常说官哥不分的原因。哥窑器物通常釉层很厚,最厚处甚至与胎的厚度相等,釉内含有气泡,如珠隐现,显微镜下呈现“聚沫攒珠”的效果。陶瓷界先辈孙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文中说,官、哥釉气泡密集似“攒珠”,即指哥窑瓷器釉内气泡细密像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表上。这类特征不易模仿,是辨别真假哥窑瓷器的一个传统方法。哥窑的釉色多呈灰青、粉青、油灰、月白、灰黄、深浅米黄等多种。

       3、金丝铁线

        “哥窑百圾破,铁足独称珍。”这是乾隆皇帝作于1781年的《咏哥窑葵花碗》中的诗句,道出了哥窑之美。“百圾破”亦称“金丝铁线”,即较粗疏的黑色裂纹与细密的红、黄色裂纹交织在一起。“金丝铁线”正是哥窑器物特有的特征,也是区分官窑的重要辩证。此特征首先源自瓷器表面的开片。传世哥窑瓷器釉面所产生的开片纹本属于烧造工艺上的一种缺陷,是瓷胎与釉膨胀系数不一致所导致的后果。釉面被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块面,疏密天成。

     要说怎么鉴定哥窑,细说下来一天都说不完。小编功底有限说的不是很详细,如果有朋友想要鉴定出手,还是建议寻找正规的机构和专业的鉴定专家。在这里小编给大家一家正规的拍卖公司供大家参考:

       江苏鉴宝斋拍卖有限公司是集古董、古玩、艺术品鉴定、展览、艺术网寄售、拍卖于一体的综合性交易平台,位于江苏省昆山市。江苏鉴宝斋拍卖有限公司为了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国粹,公司成立之初,公司高层便委派专业团队赴比利时、德国、日本、台湾、新加坡开拓艺术品买家市场,引导海外流失艺术品回流,并取得一定成就。随着内地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升温,公司加大对内地市场的关注,在江苏办事处的积极筹备下,2016年成功取得拍卖资质,并创建江苏鉴宝斋拍卖有限公司。

  江苏鉴宝斋拍卖有限公司将在全球征集各类古董古玩艺术品,鉴定、展览、展示、拍卖等,让珍世艺术品走入寻常生活。

  江苏鉴宝斋拍卖有限公司,坐落于人文荟萃的江苏昆山,成立至今,为中国艺术品的全球成交、国外回流艺术品等作出了卓越贡献。

王志平出生于上海,高级艺术品鉴定评估师。自幼喜爱收藏,师从当代鉴定大师高阿申、蔡国声、陆明华等老师门下,曾担任上海市文联艺术品鉴定中心瓷器、玉器、书画、杂项等鉴定评估工作  。在全国各地鉴定文物达数万件,其中珍贵文物达数千件,有的已供博物馆入藏,并承办国内外文物展览的展品鉴定陈列、文字说明等工作,曾到香港、台湾、日本、德国、法国、芬兰、西班牙、奥地利等国家参加学术讨论以及文物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