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瓷器

如何鉴定收藏古董?古董古玩的疑惑解答

  • 发布时间:2018-12-10 10:30:30,加入时间:2018年10月08日(距今2424天)
  • 地址:中国»广东»深圳:深圳市南山区南山街道南新路阳光科创中心A栋701
  • 公司:深圳国仁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洪总,手机:17688991071 微信:G1027623 QQ:863284702

现在市面上的各类古玩有多少是赝品?拣漏的可能有多少?

答:现在全中国古玩市场上有五花八门的所谓“古玩”其实几乎都是赝品假货。

捡漏如同在大海里捞针一般。

问:那么国外其他国家是否也有制造假古玩的风气?国外制造假古玩是否也合法?

答:纵观全世界各国,除中国外均无制造假古玩的恶习。

不仅如此,国外各民族均视自己祖先留下的文化物品为其精神支柱(中国各少数民族也是如此)若有人胆敢随意伪造则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和唾骂,而且各国的法律也会严惩这种堕落行为的。

问:中国古玩市场自解放六十年以来一直不都是赝品泛滥吗?

答:错。

共和国成立后,古玩行业由国家控制着,市面上只有国营的文物公司经营,取消了私营的古玩店。

而且国家也不允许个人间买卖古玩文物,

因此八十年代以前造假古玩根本无从谈起(古玩市场是九十年代中期才开放的,之前是只有旧货市场)。

问:那么古玩赝品是何时开始的呢?

答: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陕西、河南等地有人伪造唐三彩和陶器等物品。

八十年代中叶至九十年代是古玩赝品的萌芽期;

九十年代中叶市场开放后造假之风逐渐猖狂起来了;

2003年至现在古玩造假已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问:有人说古玩造假是数百年来中国人的习惯。比如明清时期就有许多字画赝品。

答:书法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代代传承的艺术(一张纸一根笔无本钱可言)书法和绘画均有临摹的传统和习惯。

现有许多人误把那些临摹作品当成了古代造假的作品,这真是天大的误会!

当然书法绘画无论是古代还是解放后都有人做伪,

但大多不是为了经济目的,更鲜有批量伪造的现象。

问:有专家称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古玩造假泛滥时期:

第一次是宋代;第二次是清乾隆时期;第三次是民国时期。

这是否属实?

答:这是错误的说法。

理由如下:在民国以前均是封建王朝,其特点是等级森严,法典严酷。

任何违反规制规典的行为会招致杀身之祸。

如数百年间各朝代,明黄色、五爪龙、九级台阶等均代表着皇权,就连贵为亲王若违规使用也要以谋反论处。

再如:官窑瓷器是为皇家烧制的,烧造时皇上派专人任督陶官来监制。

烧成后,挑选出官中所需外,其余一律打碎,深埋地下。

若有人胆敢偷留,则杀无赦;

若有人仿造官窑器,则以谋逆罪诛杀九族!

因此,自宋朝到清代,官窑器基本上是由皇帝赏赐后才流入到民间的。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把宋代文化上的复古主义风气和乾隆皇帝的崇古习惯误会成了造假风气。

这甚荒谬!

宋代有过复古主义的文化风潮,尤其在一些礼制礼器等方面更是崇尚商周文化。

因此,一些宋代瓷器(主要是礼器)许多是仿造商周青铜器形的,

但都是宋代特有材质和工艺基础上仿造了商周器形罢了。

而宋代是严禁用铜仿造商周的青铜器物的。

再如,清代乾隆皇帝最推崇宋代四大名窑和明代永宣青花,他一生都努力试图恢复这些失传的工艺。

然而折腾了毕生,花了无数的钱财却全部以失败告终。

所获成果倒由此而创烧了许多清代特有的瓷器新品种。

只有民国军阀混战期和孙殿英挖了清东陵后,不法奸商的确刮起一阵仿烧各朝官窑的风潮,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以图蒙骗从国外风涌而至的外国古董商人。

但这种造假风只延续了几年,(烧造瓷器成本很高,风险很大,因此规模并不大)而且这类器物大多工艺上有着鲜明的民国特色。

问:既然古时并无规模性的造假古玩的风潮,那么一些清代瓷器上却署者明代款识,这又怎么解释呢?

答:这种后代署前朝款识的风气恰恰是明朝天启年间大太监魏忠贤时开始的。

魏忠贤把持朝政驾空了皇帝后,野心勃勃梦想自己登基,

他授意其爪牙在一些器具上书写前朝款识,以此来降低皇权和混淆历史的真实性。

而清代乾隆皇帝有时把自己烧制出来的有特色的瓷器上却署明代款识,

这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成就,

然而对近似于明代瓷器的器物反而不许署明代款识,这是为了防止给后代造成混乱。

问:除了瓷器、字画、还有青铜器和玉器也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物品,过去这两类是否有造假的风气?

答:1、铜在封建朝代是铸钱用的原料,因此从铜矿到原材料由朝廷控制着。

民间百姓及手工业商户获取铜原材料受到严格限制,而且铜本身价值很贵,谁还肯来造假呢?

再则老百姓也好富户也罢,若有一件古代青铜器就等于发了大财,有必要造假来降低自己宝贝的价值吗?

还有造假后果是掉脑袋,因为收藏青铜器的都是王公贵族、朝廷大员,敢蒙骗吗?

2、玉器造假在生产力落后的封建时代也是不可能的。

因为一块十来公斤的玉料锯断都需要一月以上时间,加工成为成品往往需要数年时光。

何况,一件好的玉器价高过金器,有谁舍得造假做旧,冒此风险有必要吗?

玉器行是极艰苦的行业。

直到解放前,玉工要用脚踏工具和纯手工来磨制玉器的。

如果现在有人能找来一件民国以前造假做旧的玉器,那可真要成为神话了。

问:这样说来中国古玩造假风潮是这近二、三十年间的事情了?

答:是。

问:这么多如山如海的造假的“古玩”将对中国文明文化产生什么后果呢?

答:这是毁灭中华文明文化的堕落行为,将招致后人世代唾骂!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