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装置提供的主机型号有西门子S7-200系列的CPU224(AC/DC/RELAY)。输入点数为14,输出点数为10;CPU226(AC/DC/RELAY),输入点数为26,输出点数为14。
PLC的发展历程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开关量顺序控制,它按照逻辑条件进行顺序动作,并按照逻辑关系进行连锁保护动作的控制,及大量离散量的数据采集。传统上,这些功能是通过气动或电气控制系统来实现的。1968年美国GM(通用汽车)公司提出取代继电气控制装置的要求,第二年,美国数字公司研制出了基于集成电路和电子技术的控制装置,首次采用程序化的手段应用于电气控制,这就是第一代可编程序控制器,称Programmable Controller(PC)。
个人计算机(简称PC)发展起来后,为了方便,也为了反映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特点,可编程序控制器定名为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PLC发展最快的时期,年增长率一直保持为30~40%。在这时期,PLC在处理模拟量能力、数字运算能力、人机接口能力和网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PLC逐渐进入过程控制领域,在某些应用上取代了在过程控制领域处于统治地位的DCS系统。
PLC具有通用性强、使用方便、适应面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等特点。PLC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特别是顺序控制中的地位,在可预见的将来,是无法取代的。
2 PLC的构成
从结构上分,PLC分为固定式和组合式(模块式)两种。固定式PLC包括CPU板、I/O板、显示面板、内存块、电源等,这些元素组合成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模块式PLC包括CPU模块、I/O模块、内存、电源模块、底板或机架,这些模块可以按照一定规则组合配置。
3 CPU的构成
1747-NP1 创新鸿飞达,行业领“线”。
1747-OS
1747-OS
1747-PBASE
1747-PIC
1747-PSD
1747-RL
1747-RL
1747-RL
1747-SCNR 工业主宰世界•鸿飞达自动化上演逆袭!
1747-SDN
1747-SN
1747-UIC
1747-UICC13
1747-WINBAS
1751-SL4SP
1751-SLBA 超级低价•期盼您的选择!
1751-SLBP
1752-L24BBB
1752-L24BBBE
1753-CBLDN
1753-CFBBASIC
1753-DNSI
1753-HHT 创新鸿飞达,行业领“线”。
1753-IB16
1753-IB16XOB8
1753-IB20XOB8
1753-IB8XOB8
1753-IF8XOF4
1753-L28BBBM
1753-L28BBBP
1753-L32BBBM-8A
1753-L32BBBP-8A 工业主宰世界•鸿飞达自动化上演逆袭!
1753-OB16
1753-OPC
1753-OW8
1753-PCS-P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