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培训目标:
毕业后能独立进行产品设计和模具设计,短期强化培训和上机练习,使学员能在短期内可以快速掌握Pro/E软件的操作技能和使用技巧,具备使用Pro/E软件进行一般产品的三维设计能力,更早的步入高薪行列
UG课程大纲:
1.UG的安装及用户化。
2.图层知识及颜色管理。
3.曲线构造与编辑。
4.草图设计。
5.实体建模及编辑、直接建模、复合建模等。
6.创建复杂曲面及曲面编辑。
7.自顶向下的装配设计及引用集管理。
8.装配中的参数化设计及编辑(WAVE LINK、克隆装配、表达式管理等)。
9.内外滑块设计。
10.逆向工程设计(点云到曲面等)。
11.CAD2维设计。
12.出图打印。
13.模具结构设计(三板冷流道模、两板冷流道模、热流道模具及半冷半热流 道(SEIMI-HOT)模具;热流道板的设计、热流道注嘴设计等)。
14.IGS、STEP、PARASOLID破面修补、破体修补等。
15.产品分析与检讨(例如:对客户提出利于模具设计的产品修改建议等)。
16.模架设计。
17.MOLDWIZAR模具设计(分模、冷却、顶针、GATE、调标准件和标准模架等)。
18.电极设计(拆铜公)。
19.如何解决分模分不开的方法(手工构造分模曲面法、打实体补丁法等)
20.UG、CAD模具设计基本理论知识及加工工艺。
21.UG三维模具排位及二维CAD排位。
若想在工业设计中完美地实现仿生设计,科学家和工业设计是要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科学家将生物的各部分功能结构分析形成系统的理论,然后工业设计师借鉴科学家的理论研究,结合人类的需求与消费市场的变动,实现的人机关系。首先,科学家具有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但是并不明白如何将知识转化为产品并投放市场,而工业设计师能准确地把握仿生和市场之间的微妙关系,创造出更多更具实用性的产品;其次,通过工业设计师提出的设计思想以及对自然界生物的观察和分析,有可能科学家还没有发现某个方面的仿生,但设计师希望通过仿生完成某件产品,科学家可以帮助设计师选择最优的仿生方向,两者共同努力,实现更有市场价值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