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梨树无花芽,无结果树: (1)加强土肥水管理的前提下,采取重修剪措施,进行大更新,重建树惯。这是梨树特有的优点,使其能够反复更新,长期结果。 (2)营养充足是花芽形成的物质基础,芽内具备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矿质营养、含氮物质等,是首要条件。生产中凡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及减少养分消耗和促进积累的措施都能促进花芽形成。外界条件主要是温度、光照和水分。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和水分对花芽形成有重要影响。当天之内光照时数要有8~14小时。
树惯内部的光照如果低于自然光照的±30%,那么就会使叶片色淡、变薄、芽小、坐果率低、生长衰弱,甚至花芽不能形成。在栽培中栽植密度或树惯结构不合理是造成树惯内部光照差、枝叶发育不良、果实质量下降、产量低而不稳的重要原因。因此,生产中应选择合理密度,通过形修剪建立良好的树体结构及把树高限制在一定范围内,5天平均气温20度以上才能分化花芽,23度时进入分化盛期。缺水干旱影响根对矿质无素的吸收,降低光合强度,进而影响养分积累,也会阴碍花芽形成。
2. 梨树有花芽,有结果枝,不能结果: (1)对多风地区,建园之剪首先应营造防护林,防护林的走向应与主要有害风向垂直。对沙地梨园每年初冬地面压一次粘土,防止风吹沙扬。平时应经常听天气预报,特别是采前。对结果园应采取顶枝、吊枝的方法,固定大树,防止被风吹断。在整形修剪中采取增强主枝负担的方法,加大主枝的粗长比。通过疏果减少梢头果,使结果部位尽量靠近骨干枝,均可有效地减少风落果。
(2)梨的耐旱能力较强,但若获取丰产仍需及时灌溉。在山东、河北梨区年降水600~800毫米,但降水分布不匀,丰产梨园都必须灌溉。鸭梨在土层深厚、保水能力强的平原地可稳产2000公斤左右;而在土层薄而贫瘠的山地上则成花很少或开花不坐果。丰产园多颁在近河流及沟峪拦水充分的地段,也说明了及时灌水的重要性。
(3)生产中为了克服传粉受精的不利因素,保证授粉、受精条件,在配置适宜授粉树的同时,采用花期限人工授粉的方法,以保证有足够的坐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