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青铜器

华豫之门海选鉴定时间电话,铜镜可以上华豫之门节母吗

  • 发布时间:2018-12-19 10:30:29,加入时间:2018年03月16日(距今2687天)
  • 地址:中国»河南»郑州:河南省郑州市商务内环路商务东三街
  • 公司:河南省中博拍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吴经理,手机:15515875203 电话:0371-55575870 QQ:3514306862

河南华豫之门海选鉴定时间电话,铜镜可以上华豫之门节目吗
近年来,随着古玩市场行情高涨,身为兼具观赏、保值的大清金库受到众多藏家的追捧,甚至可以说是蓄势待发的潜力股,其中尤以清代金库为瞩目,其市场需求较大,价值高。金砖自诞生起,即以其复杂的工艺及严格的规程,出皇权、君临一切的气势。历史兴替,皇权退隐,御窑金砖流入民间,与文人及大众的生活产生日益紧密的关联。

收藏|唐以后铜镜文化的发展进程
唐代海兽葡萄纹镜
在我国,铜镜文化源远流长,在唐代迎来其发展史上zui为灿烂的时期。形制上,唐代铜镜打破了数千年来传统的圆形,出现了葵花形、菱花形及亚字形等。题材上则更加丰富多彩,以各种珍禽异兽、奇花异草、神话传说作为主题内容,并开始采用鎏金、贴银、螺钿和宝石镶嵌等新工艺进行装饰。从布局上看,跨区布局、整体高浮雕逐渐流行,镜钮多为圆形,亦有兽形钮、龟形钮、花形钮等,与纹饰遥相呼应,纵然一体,惟妙惟肖。唐代晚期,铜镜质量有所下降。
五代时期对铜镜发展的影响比较微弱,仅具承上启下的作用。进入宋代后,铜镜发展呈现出几大特点。第一,改变了铜镜使用者多集中于王公贵族和社会上层人士的状态。这一时期,铜镜已走进平常百姓家中,“以水为鉴”成为历史。宋代铜镜的产量要高于前朝,而进行规模化的生产导致铸镜工艺不及以往。第二,制作仿古铜镜掀起热潮。北宋时期,宫廷依据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进行了仿制用以陈设赏玩,民间随之效仿,掀起了一阵仿古热潮。宋时艺术创新较少,作为补充,民间针对汉唐铜镜的纹饰进行了模仿,如宋仿汉铭文镜、宋仿唐海兽葡萄纹镜等等,在兼顾实用性的同时,体现了宋人崇高的艺术追求。第三,以湖州镜为首的铭文镜在南宋时期取得主导地位。湖州镜的铭文主要以地名、作坊名称、匠名及广告语组成,如“湖州韩家真正炼铜照子”“湖州李家真炼铜照子记”“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等,影射了宋朝商品经济的发达。第四,南宋时期出现柄镜。表明宋人开始注重器物的实用功能,而陈设、赏玩等功能逐渐弱化。
辽、金为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铜镜发展深受中原影响,在模仿汉唐、借鉴两宋的基础上铸造出了具有本民族风格的铜镜。元朝建立后所铸铜镜数量甚少且质量奇差,铜镜发展进入低谷。

明朝建立后,铜镜功能多样化,衍生出馈赠、祈福、bixie等等,需求量随之大幅回升,进而反向促进铸镜业的发展,使之再次迎来短暂的辉煌时刻。这一时期,铜镜在形制上回归圆形,其他形状则很难见到。银锭形镜钮及铸有工匠或作坊戳记的圆柱形镜钮颇为流行。此外,铜镜上的纹饰、铭文均有所创新。除龙纹、双鱼、花卉、人物故事等传统内容外,吉祥图案和吉语成为这一时期zuiju特色的题材。玄弧纹镜、素面镜等低成本镜亦得到广大民众的青睐。此时,湖州已发展成为全国铸镜中心的地位。然而,受玻璃镜传入的影响,传统制镜业再次迎来新的挑战。
清代,玻璃镜进一步打入中国市场,传统铸镜业将精力几乎全部放在了牟利上,所铸铜镜以圆形文字吉语镜、素面镜占主体,质量不佳,柄镜已较为少见,所有精品均集中在官铸品中。到清代晚期,仿古铜镜开始出现。
民国时期,铜镜的发展分为两条线,其一是以的仿品呈井喷式爆发,仿战国、仿汉代、仿唐代的铜镜多被收藏者及来华淘宝的外国人买走,如今,不少外国回流铜镜被鉴定为民国仿品,不过其仍然具备一定的收藏价值。其二是小型作坊继续生产以实用为目的传统铜镜。此时,玻璃镜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主导地位,但在偏远落后地区,铜镜依然在小规模生产及使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