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到广西全境网点直达北海,承接普货危险品运输,由于缺乏安全知识培训,很多驾驶员不了解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和事故处理方法,导致发生事故时无法采取正确措施,错失抢险时机。
与此同时,危化品物流行业的经营运作处于“散兵游勇”的状态,行业集中度低,中小型危化品物流企业的市场份额占了整个行业的“大半xx”。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挂靠”现象也较为严重,很多个体危化品物流车仅仅登记在某个企业下,缺乏相应的管理,实质运营者即驾驶员本人,这一现状更增加了行业“散”的程度。
“乱”。“小”、“散”的现状导致行业里经常出现恶性竞争的状况。刘宇航介绍,目前,危化品物流行业中“压低价格,恶性竞争”的现象比较普遍,而恶性压价是以牺牲运输的安全性为代价的,一些小企业通过对罐体非法改装、超载等做法增加运量,谋取利润。
目前,涉及危化品物流安全管理的政府部门多达十多个,各管理部门之间物流标准不统一,物流标准管理分散,部分标准和执行要求存在矛盾,这不仅令危化品物流企业无所适从,还增加了监管人员的执法难度。
据介绍,除了交通运输和交警部门对危化品运输车具有上路检查、实施处罚的权限外,质监、环保、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也参与审批发证,复杂的审批程序使得危化品物流资质申请比普通货物复杂许多,直接导致大部分个体危化品物流车采用“挂靠”形式取得运输资质,独自营运。
另外,对违规者罚款也被视为推高风险的原因之一。在关于危化品运输处罚的地方中,常常会出现“巨额罚单”等字眼,这些动辄上万元的罚款措施看似严厉,业内专家认为,“罚款”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很多小的物流公司已经将罚款计入成本,为了获利,他们通常会采取非法改装、超载运输的方法。”
为了提升危化品物流业安全运营水平,最根本是改变“小、散、乱”的行业现状,提高行业集中度,促进行业整合,淘汰违规小企业,推动龙头企业的形成。
改革目前的处罚制度也有助于行业结构的调整,“我国通常是罚款之后即放行,而国外在发现违规情况后,运可签长期承运合同。往往是先扣留车辆、禁止继续行驶,进而追查,对涉事公司进行整改或停运的惩处。”刘宇航认为,学习国外的惩处制度能够防止小企业违规“钻空子”,并为专业化公司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