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景舟原名景洲。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宜兴紫砂名艺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8岁拜名师学艺。三十年代后期至上海制壶仿古。54年进入宜兴蜀山陶业合作社。56年被江苏省政府任命为技术辅导,带徒徐汉棠、高海庚、李昌鸿、沈遽华、束凤英、吴群祥等人。顾景舟在壶艺上的成就极高,技巧精湛,且取材甚广。一生三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代表大会,在港、澳、台、东南亚影响特大,被海内外誉为“壶艺泰斗”,作品为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文物馆收藏。顾景舟(1915—1996),宜兴当代紫砂陶艺宗师。顾景舟出生于宜兴川埠上袁村的一个陶瓷世家。少时在宜兴蜀山东坡书院读书,聪慧灵秀,常得书院导长的褒扬。18岁时继承祖业,随祖母邵氏制坯。他承袭家中制壶客师的诀窍,加上其文学功底,出手不凡,一举成名,跻身于壶艺名家的行列。20岁时,应上海邵氏艺苑之邀,专作仿古陶,遍览古代名壶,所仿之器比古壶传器有过之而无不及。抗日战争时期,丁山窑场一片萧条,顾景舟一边制作并经营紫砂壶,一边研读陶瓷专著,钻研陶瓷工艺和文艺理论知识,并结识了一大批书画名家,相互切磋,技艺精进。建国后,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参加陶业合作社并组织“紫砂工艺班”的招生和技术辅导工作,培养厂一人批高级工艺人才。60年代至70年代初,宵兴紫砂陶艺历经低潮,顾景舟苦苦思索,改进工艺,并遍访全国各大博物馆,寻觅珍品,推陈出新。他还参加宜兴地区古窑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先后发表数十万字陶艺论文,推出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