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古董鉴定 出手 交易
袁大头是民国时期主要流通货币之一,“袁大头”是对袁世凯像系列硬币的口语俗称,严谨点说叫
“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流通使用时间是在1914年-1951年。
袁大头银币的鉴别方法:
1.听声音:就是利用银元相互撞击发出的声音来辨别。用一个指尖向上轻轻顶住银元的中央,用另
一枚银元撞击这枚银元的边缘部位,发出的声音轻脆,柔和,是真银元。如声音发尖而高,带有铜
声,是含铜很多的低成分假银元。如声音低而嘶哑,周边不一致,就是包皮、挖补的假银元。一般
假银元的声音多半尖短而低闷。
2.看外形:看外形结构,注意观察银元的颜色、花纹、图案、大小、厚薄等是否正常,有无经过酸
洗、锉边、包皮、挖补的痕迹及是否私版银元等不正常现象,一般来说假银元的直径比真银元稍小
些,只要用同等体积的假银元与真银元比较一下,即可辨出真伪。
3.验边齿:由于真银元是机制版?其边齿细致匀称,规整划一;假币的边齿粗糙,参差不齐,有的
还有局部修锉的痕迹。只要细心,肉眼还是比较容易分辨的。如真的袁大头边齿的两条粗齿里有一
条细齿?而假袁大头的细齿则模糊不清。
4.称重量:银元的标准重量应是26.8克,成色88%。正常的银元经过流通磨损后,重量也应达到
25.8克。凡是重量低于25.8克、成色低于84%的,不是洗版、锉边、包皮、挖补银元,就是假币。
5.酸检验:在民国三年袁大头银元上滴上一滴硝酸,如发现银元冒绿泡或变黑,就是成分不足或假
银元。而铜芯银元只要是一触及硝酸,便会失去光泽。如是镀银,镀银表层很容易脱落,且脱落部
分极易生锈。
6.银质辨伪。辨别银圆的真假,首先从辨识银质的真假说起。银原子序数47,元素符号Ag,不易氧
化,柔性好。真银光泽柔和,润白色。银的成色越高其泽度越白,真银圆清洗后雪白照人。银圆硬
度低,两块银圆相叠摩擦,有油润感,听不到金属磕碰声音(外国银币或凸凹不平的银币除外)。
假银圆或钢铁做胚、或铜铅做胚、或铝锡做胚,或金属粉末水泥合成做胚,其色度偏暗,无光泽。
假银圆用火烧后便“丑态”百出,有断裂的、变形的、散化的,真银圆火烧不变形、不变音,清洗
后雪白有亮光。假银圆清洗后泛黄、泛青、泛黑或泛灰。辨别银质是收藏银圆的前提。
7.包浆:传世银圆表面有一层氧化银,就是人们常说的包浆。包浆主要有浅黑色、浅灰色、浅橙色
和粟壳色。用鞋油擦涂和蜡火烧烤出来的包浆呈重黑色,一眼便识。辨认包浆是识别银圆的有效方
法。
8.文字:真银圆不论是汉字、满文、藏文、维吾尔文或英文都流畅隽秀,清晰可辨。假银圆文字笔
划软弱无力,粗细不匀,有的模糊不清。龙洋中间的满文不显或模糊不清的,一般不要购买。
9.工艺:我国真品银圆绝大多数为机制币,造币设备冲压力一般为5-6吨,银圆表面平滑如镜,图像
立体感强。早期假银圆多系翻砂作伪,边道发毛,有手工锉边痕迹,内齿粗细不均,外齿宽窄不等
,用放大镜观察币面有砂眼或不规则的凸凹。银圆制造,轧边为单独工序,真银圆边齿一般呈梯形
状,内齿精细,大小一致,厚薄一致。假银圆非大即小,非厚即薄。
10.改版:各种银币,由于版别不同,其价格差异较大。银圆的点星之分,字体之别其价格也相差较
大。作伪者常常用刮去、悍接、挖补等“手术”进行修改。购卖高档银圆,对重点部位要用高倍放
大镜仔细观察,看字体迹缝是否留有刀痕,看包浆是否有异,看标志是否有悍接痕迹。没有丰富的
实践经验,抱着捡漏的心理去购买高档银圆,往往会吃大亏。
市场行情:
袁大头作为银元之宝,一直以来在收藏界都享有盛名,而袁大头因版别多样,价格也是天差地别。
不难解释,而因袁大头为不可再生资源,加上一些战乱或者回收等原因,目前市面上袁大头银元价
格持续上涨,而价值百万级别的袁大头许不多,整个市场也不见得有多少流通的因此价格百万的袁
大头其实并不多见,再加上袁大头极具收藏意义。
袁大头近期拍卖价格:
民国九年袁大头银元 成交价: 92.87万 时间
民国八年袁大头银币 成交价:60.17万 时间
中华民国八年造袁世凯像贰拾圆金币 成交价:1260万 时间
中华民国三年袁世凯像壹圆错版银币 成交价:500万 时间
中华民国三年袁世凯像银币 成交价:180万 成交价
征集范围:
一:瓷器:高古瓷、宋代瓷器、元明清等瓷器
二:玉器:高古玉、明清玉等;
三:字画:名家名画、近现代字画等;
四:杂件:翡翠、田黄石、鸡血石、青铜器、古币、印章、错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