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求购信息 »收藏品 » 书报

闵行区回收旧书不同种类二手书价格不一

  • 发布时间:2020-03-06 19:56:16,加入时间:2017年02月22日(距今3090天)
  • 地址:中国»上海»徐汇:上海静安区南京东路总店各区皆有分店
  • 公司:上海金莫言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武先生,手机:18001705601 微信:jmy18001705601 电话:021-54268196 QQ:931697588

藏书家韦力列举了“大仓藏书”的“四大亮点”。

  其一,“大仓藏书”里有25种《四库全书》进呈本,十足珍罕。当年乾隆皇帝为编纂《四库全书》而广征天下书籍,那些通过进献、借抄等方式提供的书目,盖着满汉文的“翰林院印”钤章的,称为“四库进呈本”或“四库采进本”。这些书籍原拟要物归原主,但乾隆年老后,退还之事不了了之,进呈本则大部分被翰林院官员携回家里私藏。《四库全书》进呈本存世仅300余种。

  其二,内含一批鲍廷博的收藏,深为藏家学者看重。鲍廷博是乾隆时期著名藏书家、“知不足斋”的主人。乾隆诏修《四库全书》时,鲍廷博曾献书626种,其中有不少宋元时期的孤本、善本。乾隆曾为鲍廷博题诗:“知不足斋莫不足,渴求书籍是贤乎。长篇大部都庋阁,小说卮言亦入厨”。“大仓藏书”里有“知不足斋”藏书20多部。

  其三,其中明代铜活字十几部,特色鲜明。明弘治年间,无锡的安家和华家用铜铸造了一批活字来印刷书籍。他们用的底本是当年的宋本,但这些宋本现在都已失传,铜活字本成为现今已知的很多书的祖本,数量少,底本好,文学价值和学术价值很高。藏书家将它们称为“下宋版一等”,价值仅次于宋版。

  其四:版本之外,从收藏角度来讲,其中还有顺治至乾隆间活字本,即武英殿聚珍本39部,这些殿版书因为是皇家制造,工艺上臻于完美。

  但韦力认为,大仓藏书里真正好的宋元版并不多。在日本,宋元版古籍被列入国宝序列,禁止出口。因为缺少宋元版,书价才从1 .8亿人民币降到了1.5亿人民币。

  收藏热 保护难

  在国内当代艺术品收藏市场,书画是主流,古籍一直不为人关注,2000年上海图书馆用450万美元从美国买回翁万戈家藏的80种542册藏书,才触动市场神经。

  2012年过云楼藏书的拍卖使古籍善本一举跨入亿元时代,也使这一冷门收藏品种迅速升温。凤凰集团以2.16亿元的天价竞得过云楼藏书,打破古籍善本拍卖世界纪录。公藏机构斥巨资抢购古籍,推动古籍收藏发展。

  原哈佛燕京图书馆善本室主任、中山大学图书馆特聘专家沈津认为,凡是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的线装书都可称之为“古籍”。最早的古籍出现在唐代,以“日历”的形式流出,到宋代开始成书。历代流传下来的古籍分为抄写本、刻印本两类,按照刊刻时代区分,有唐刻本、五代刻本、宋刻本、辽刻本、西夏刻本、金刻本、蒙古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民国刻本等等。

  沈津介绍,就中华古籍收藏实力而言,国内首推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次之,海外则以哈佛燕京图书馆为最。哈佛燕京图书馆目前收藏的包括宋、元、明、清以及民国时期的中华善本有4000部,四五万册左右,仅明刻本就有1500部,其中国内各大图书馆空缺的版本就有189部之多。

  但古籍善本目前呈现出收藏热、保护难问题。

  据国家图书馆统计,目前全国古籍善本的存量大概在5000万册左右。这些古籍历经数百年的战乱、水火、蠹蚀,约有三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坏,亟待修复。

  业内人士介绍,与浩如烟海的受损古籍相比,全国专业古籍修复师和保护机构的数量极少。全国现有古籍修复中心12家,修复团队最为庞大的国家图书馆仅有20人从事古籍修复工作,全国范围内从事古籍修复工作的员工总数不足200人。仅就国家图书馆而言,如果仅依靠目前的力量,完全修复国图现存的近200万册古籍,可能需要500年。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