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时期的青花瓷和鲜红釉、甜白釉瓷,
质量精湛,备受后人推崇,
对后来景德镇制瓷业产生过极其重要的影响。
在器物造型方面,新的器形层出不穷,
尤其是模仿伊斯兰国家黄铜、玉器、陶器造型和纹饰大量烧造的甜白釉或青花无挡尊、双系活环背壶、八方烛台、笔盒等,
显示出永乐时期景德镇御器厂擅于吸收优秀外来文化创造崭新陶瓷艺术品的能力,为中国传统陶瓷造型增添了活力。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配合以珠山为中心的景德镇市政府大院基本建设工程,
先后发现了明代洪武、永乐、宣德、正统、成化、正德、嘉靖、隆庆、万历等朝御用瓷器落选品的遗迹、相关遗物和部分窑炉遗址,
经抢救发掘,
获得数十吨御用瓷器落选后被打碎丢弃的残片,
黏合复原出一千四百多件御窑瓷器。
随着出土实物资料不断增多,
研究者们发现其中有很多与现收藏在故宫博物院和其他机构的传世品相同,
因此明代传世御窑瓷器与景德镇考古发掘品的对比,
这对于深入研究明代御窑产品和御窑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