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玉器

关于宣德炉几个疑点的理解

  • 发布时间:2018-12-26 18:06:01,加入时间:2016年07月03日(距今3306天)
  • 地址:中国»河南»郑州: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72号国际企业中心A座23
  • 公司:郑州利德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张,手机:15346568096 微信:a13303865451 电话:0371-53370558 QQ:3171789737

古玩古董鉴定 出手 交易 

宣德炉之真假: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问现在有没有真正的宣德炉?目前据说在台湾故宫有四个宣德炉,北京故

宫两个。就是这六个宣德炉都有专家质疑是否真是宣德三年铸造的真品。

依《宣德鼎彝譜》所載,宣德三年(1428),明宣宗敕諭工部用暹邏所貢風磨銅冶鑄鼎彝祭器。所

製款式悉依博古圖錄、考古諸書所載,及內庫所藏宋瓷款式典雅者,共有一百十七種形制,陸續三

次冶鑄,約有二萬餘件成品,以供郊壇、太廟、內廷祭祀之用,並分賜王府、功臣,或藏貯府庫。

照理来说既然原先有二万余件,又分赐各处,现在必有存品,但是恰恰相反真正的宣德炉就目前来

说没有一件来历清楚的传世品。

宣德炉是一代名品,遭受过的浩劫也是空前的。

1、崇明钱祯铸之劫

崇祯是明朝最后一朝,内忧外患,连年战争,国库空虚,崇祯曾将内府库藏的历代各种铜器,全数

发给宝源局,拿去熔铸钱币,其中包括上古三代及宣德年间的铜器。

2、清咸丰铸钱之劫

清代咸丰年,亦是内忧外患,连年战争,国库空虚,为了发行钱币,不惜把皇宫、内廷保存的各种

铜器(包括皇室历代旧藏的铜炉、薰炉、铜龟鹤等)毁掉用以铸钱。

3、日寇盗毁之劫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疯狂掠抢我国珍贵文物,更有甚者由于战争扩大做枪炮缺乏铜料,于是在我

国各地搜集铜器,熔化后改做枪炮。北京大慧寺内正殿原有高达十几米的铜观音像,也被日本人毁

掉,换成了木制观音像。

4、49年后三次大劫难

第一次是在1950~1953年抗美援朝时,战争需要大量的枪炮,便发动民间收集“旧铜”,从各

地所收集来的旧铜器中,自然有不少的铜炉。

第二次,1958年大跃进大炼钢铁时,全民征集铜铁,老百姓家里的铜器,如铜盆、铜锅、铜勺、铜

炉等都贡献出来了。

第三次,是在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中,各种古旧铜器,包括铜炉,自然作为迷信品“破四旧

”被收集到铜材厂熔掉。虽然后来经文物部门拣选出不少,但已被熔化的自然也不在少数。这是49

年后三次铜炉大劫难。

正因为明清以降中国历史上经历诸多大劫难,损失惨重,造成今日真宣德炉已成凤毛麟角。也造成

了至今国内各大博物馆内收藏的许多宣德炉,没有一件能被众多鉴定家公认为是真正的宣德炉。鉴

别真假宣德炉已成为中国考古学中的“悬案”之一。

虽然专家们无法判定何为“真宣”,但我认为“真宣”一定还有,只是数量太少,又无可靠方法认

定,且仿品又太多,所以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去刻意追求真正的宣德三年所出的宣德炉。现在说宣

德炉只是一个名称而已,其鉴定广义上来讲只能根据铜质、工艺、纹饰、形制、颜色、老旧痕迹等

来鉴分为:明代、清代、民国、现代。并根据以上四期分类来确定其收藏价值。

宣德炉优劣之分

1、铜质

据史记载,宣德炉所用之铜是从暹逻国而来,经12炼后共31650斤,添加了黄金640斤,白银2880斤

者,制作了3000余件器物。

这个记载值得怀疑,因为按上述数据计算,所制作的3000余件宣德炉,平均每件重11.72斤,每件含

铜89.999%计10.55斤,含金1.8%计2.1两,含银8.1%计9.6两。

首先炉重11.72斤,显然属大炉、重炉,而现在大家看到的各朝宣德炉大都重量在1斤多。其次按上

述计算这些炉中金银含量相当高,用现代技术可以轻而易举的测定出来。作为反证的是国外博物馆

曾对他们所得的宣德炉进行过成份分析,得到的结论是不含金银。

因此我得出的结论是古籍有夸大之嫌,所谓风磨铜、精铜、洋铜也是现在我们无法了解其确切含义

的名称而已,没有实际意义。有实际意义的是我们常看到的宣德炉有紫铜、黄铜、白铜几种。

我国明末科学家 宋应星 在其名著《天工开物·铜》篇中说:“凡铜供世用,出山与出炉,止有赤

铜。以炉甘石或倭铅参和,转色为黄铜;以砒霜等药制炼为白铜;矾、硝等药制炼为青铜;广锡参

和为响铜;倭铅和写﹝泻﹞为铸铜。初质则一味红铜而已。”

紫铜即赤铜,即红铜,也就是纯铜或含杂质相当低的铜。制作宣德炉的十二炼之铜极有可能就是紫

铜。

白铜即铜镍合金,我国东晋时已入文献记载,并在明代大量运销国外,因此作为制作宣德炉的原料

有极大的可能性。

相对来说黄铜的使用比较晚,我国最早用黄铜铸钱开始于明嘉靖年间。因此宣德年间的宣德炉不可

能是黄铜制作的。

现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明代宣德炉基本上是紫铜和白铜制作的。黄铜材质的宣德炉基本上是清或

清以后的制作的。凡紫铜或白铜所铸铜器有一个特点,就是沙眼较少,黄铜则沙眼较多,且同体积

的情况下分量也较轻。

现代仿品中各种佛像使用黄铜的比较多,浇铸香炉的也有使用紫铜的,但现代的紫铜皆是电解铜,

呈色暗红,与古代所炼之紫铜相比更纯,颜色也更深。

2、工艺和纹饰

我可以大胆地说一个观点,明宣德后即明中期、晚期和清代制作的宣德炉质量比早期的要好,这一

点可以从现在大量留存的宣德炉中得到印证。

清朝推翻后,民国仿制的宣德炉除了少数大家,应该说不管是铜质还是工艺都比不上清代。至于现

代仿那漏洞就更多了。

所以我认为在选购宣德炉时务必重视其材质和工艺。只要是好的材质,好的工艺,老旧的包浆,那

么最起码是清代的产品。这几年在拍卖行中拍得高价的大都是清代制作的宣德炉。

皮色

宣德炉引为名贵之处,最重要的是其色泽,清代冒襄说:“宣炉最妙在色,其色内融,从黯淡中发

奇光,正如好女子,肌肤柔腻可掐,爇火久,灿烂善变”。明代项元汴说:“宣炉之妙,在宝色内

涵,珠光外现,澹澹穆穆,而玉毫金粟隐跃于肤里之间,若以冰消之晨,夜光晶莹映彻,迥非他物

可以比方也”。古人说:“宣垆惟色不可伪。其色黯然,奇光在里,望之,如一柔物,可扌妥掐然

。迫视如肤肉内色,蕴火爇之,彩烂善变。伪者,外光夺目,内质理疏,稿然矣。”

这种色泽即使在暗淡处看上去也有莹莹珠光。

征集范围:

一:瓷器:高古瓷、宋代瓷器、元明清等瓷器

二:玉器:高古玉、明清玉等;

三:字画:名家名画、近现代字画等;

四:杂件:翡翠、田黄石、鸡血石、青铜器、古币、印章、错币等.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