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良(约字以善,广东南海扶南堡人(今南海大沥),中国明代著名画家,是明代宫廷中最杰出的水墨花鸟画家,也是广东绘画史上第一个进入主流性行列的画家。[1]
史料曾记载“林良吕纪,天下无比”,他因善画而被荐入宫廷,授工部营缮所丞,后任锦衣卫指挥、镇抚,值仁智殿。绘画取材多为雄健壮阔或天趣盎然的自然物象,笔法简练而准确,写意而形具。
林良是明代院体花鸟画的代表人物,也是明代水墨写意画派的开创者,在明代院体画中独树一帜,对后世画坛,包括宫廷画家、职业画家、文人画家均产生重大的影响。
明初洪武至弘治的百余年内, 占据画坛主位的是皇家画院的宫廷绘画。时代特色和风格成型主要体现在宣德、成化、弘治三朝。尤其是花鸟画, 突破“院体”程式,出现了工笔重彩、水墨写意、设色没骨等多种风格, 并有所创新。其中水墨写意的开派人物便是林良。
他创作的“文人画化”的水墨写意花鸟画,使明代“院体”花鸟出现了新的生机。虽然在明之前也有水墨写意花鸟,但仍以勾染为主流形式,而且宋“院体”花鸟在元代仍保持着很大的影响力。
明代的水墨写意花鸟画, 由林良开派, 以后耕耘其间者接踵而至, 如沈周、陈淳、徐渭等, 一步步将写意法推向臻境,并成为明代花鸟画最流行和最富成就的一种形式, 终汇就明清泱泱大观的写意花鸟画风。林良无疑起了先导作用。他在花鸟画的发展史上, 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